国产剧|她一开口,扒光国产剧的底裤( 三 )


大家看腻了霸道总裁 , 于是就让中年大叔领了「恋爱脑」人设 。
公司也不管了 , 整天就围着女友团团转 。
这种刻意制造的反差感 , 结果就是既没了青春活力 , 也丢了深沉 , 又油又假 。
《爱我就别想太多》豆瓣3.0分
说到底 , 国产剧的「恋爱依赖症」 , 早已病入膏肓 。
以至于编剧在尝试作出改变时 , 想的不是如何抽离恋爱戏 。
而是想着如何把恋爱戏改编得更有爆点 。
这种挥之不去的小情小爱情节 , 毛尖将其总结为「琼瑶遗毒」——
「至少让国产剧倒退十年 。 」
02
控制情路是好剧的标准
照这么说 , 国产剧想要进步 , 就得放弃爱情戏吗?
当然不是 。
但应该要有所取舍 。
想要成为一部好剧 , 毛尖提到了一个最基本的评判标准:
对于「情路」的控制 。
此「情路」 , 即爱情戏之于全剧的占比和影响 。
她举了一个正面的例子 , 《沉默的真相》 。
我们都知道这部剧主打的是悬疑和探案 。
它的重点并不在爱情戏 。
剧中有这么一场戏:
当坏人试图绑架江阳的儿子来威胁他的时候 。
观众已经得知 , 江阳和妻子已经离婚了 。
他用这种方式来切割关系 , 保全儿子 。
也表明了江阳查案的决心 。
他已经放弃了一切 , 真相即是他的全部 。
《沉默的真相》豆瓣9.1分
这个情节在剧中交代得干净利落 , 「有效地遏制了套路的发酵 。 」
其中的前因后果 , 内心挣扎 , 观众完全可以自行脑补 。
一旦将这些全部呈现出来的话 , 关于江阳和妻子的故事 , 至少还可以再拍五到六集 。
那样会严重干扰到主线叙事 。
试着回想一下 , 确实有很多好剧 , 它们也含了爱情戏 。
但能够对爱情戏做到收放自如 , 便足以脱颖而出 。
比如《琅琊榜》主讲权谋 , 爱情戏便点到为止 。
和《清平乐》形成鲜明对比 。
它用一种写意的方式 , 来表现家国大义面前隐忍的爱情 。
不需要太多华丽的情话和曲折的情路 。
仅此一句「此生一诺 , 来世必践」 , 便深情动人 。
《琅琊榜》豆瓣9.4分
《潜伏》虽是谍战剧 , 其中也穿插了余则成的三段爱情 。
左蓝、王翠平、穆晚秋 , 她们出现在余则成的生命中 , 一步步坚定了他的信仰 。
这些爱情戏 , 是服务于主线而存在的 。
《潜伏》 豆瓣9.4分
再比如今年大火的《觉醒年代》 。
革命时期同样会有爱情发生 。
李大钊和夫人赵纫兰 , 尽管两人是包办婚姻 。
但他们相敬如宾 , 尽显伉俪情深 。
赵纫兰一句接地气的「憨坨」 , 胜过多少虚假的人工糖精 。
《觉醒年代》 豆瓣9.3分
还有陈独秀与他的第二任妻子高君曼 。
《觉醒年代》的故事背景 , 恰好是他们的婚姻存续期 。
彼时正值陈独秀归国后最忙碌的时期 。
高君曼陪伴着陈独秀一起办杂志 , 还要照料他和孩子的生活 。
两人在剧中曾有一个浪漫的雨中接吻镜头 , 绝美无比 。
可惜在正片中没能看到 。
这个镜头 , 恰似整部剧爱情戏的一个缩影 。
爱情可以是最美的点缀 。
但如果会产生喧宾夺主的反作用 , 也只好忍痛剪去 。
再算上今年播出的其他一些好剧——
《叛逆者》《我在他乡挺好的》《理想之城》《乔家的儿女》 。
有谍战剧 , 职场剧 , 家庭剧 , 它们的共同点也是:
控制住了剧中的「情路」 。
没有让爱情戏再次凌驾于各种类型之上 。
《叛逆者》 豆瓣8.3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