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夕亭|“嫂子,我给婆家做了两年免费保姆,今天终于解脱了”“恭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有酒和茶 , 你有故事 , 就来找我 。
点上面『关注』 , 你就是我的人了 。
01
《增广贤文》:“种瓜得瓜 , 种豆得豆 。 天网恢恢 , 疏而不漏 。 ”
前面一句话讲的是因果 , 种下瓜种会收获瓜 , 种下豆种会收获豆 , 人生也是如此 ,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 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到因与果的必然联系 , 但时间久了必然会有联系 。 正如后面一句话所说 , 天的眼睛像一张宏大的网 , 虽然网眼稀疏却不会漏掉一切坏人坏事 。
这里所说的“天道”不是虚无缥缈的报应循环 , 而是因果的规律 , 这是一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 顺者昌 , 逆者亡 , 谁也逃不过 。 这要求我们有时候要围绕结果规范自己的行为 , 有的时候要谨慎行事 , 以免出现不好的结果 。
虽然这是很容易理解的道理 , 但总有人不当回事 。 这些人当中 , 有的是铤而走险 , 不见棺材不落泪;有的是在成长过程中 , 从未被提醒过人生中存在的因果 。 前者知错犯错 , 最后自食其果是咎由自取 , 很可悲;而后者则很可怜 , 因为从根本上来说 , 不是他们的错 , 而是父母没有教导过 , 因果的概念没有在他们心底扎根 , 所以才会因为无视因果而犯错 。
比如下面这个女人谈及的她小姑的感情经历 , 就存在无视因果的问题:
『生孩子之前 , 我对养儿育女没有具体的概念 , 虽然看过很多书 , 听说过很多事 , 但依旧感觉很模糊 。 等到有了孩子以后 , 很多事摆在眼前了 , 我才意识到养儿育女包括很多内容 , 不是只把孩子拉扯大就行 , 也不是只要让孩子吃好喝好就行 , 情感教育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
以前只是做子女 , 没有做父母 , 我从未深入考虑过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 就觉得一切是理所当然 。 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 不仅个体的人生存在因果 , 而且一代代传承 , 其中也存在因果循环 , 父母没有好好教育孩子 , 跟好好教育孩子 , 会有很不一样的效果 。
在我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 婆家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触更深:小姑要嫁人 , 婆婆拦着不让 , 双方各执一词 , 互不相让 , 一个一意孤行 , 一个严厉批评 。 婆婆虽然态度强势 , 但是却做不了什么 , 而小姑一意孤行则可以做很多事 , 她最开始只是自己想嫁 , 之后就完全变成了跟父母斗气 , 以这种形式开始的婚姻 , 结局当然不会好 。
我当时试图调停 , 分别劝过婆婆和小姑:让婆婆不要激将 , 因为小姑正年轻 , 激将只会让她逆反;接着又让小姑冷静一下 , 不要一意孤行 , 不要只听父母说什么 , 要理解他们背后的用心 。
我的话没能起到作用 , 就是因为她们母女之间存在情感教育的断层 , 婆婆从未跟小姑聊过因果的问题 , 小姑自己摸索也没有意识到这种问题 , 于是就糊里糊涂种下了一个因 , 得了个相应的果 。
两年之后 , 她离婚了 , 跟我说:“嫂子 , 我给婆家做了两年免费保姆 , 今天终于解脱了 。 ”我对她道了“恭喜” , 问她:“你现在明白什么样的人该嫁 , 什么样的人不该嫁了吗?”
她说她多少明白了一点 , 我告诉她:“其实 , 余生你该嫁给谁 , 早就注定了 。 你之所以没有意识到这个事实 , 是因为你没有停下来认识自己 , 你连自己是什么样都不知道 , 又怎么能知道该嫁给谁呢?而事实上 , 你是什么样的人 , 在某个人生节点审视自己的话 , 是可以认清的 , 认清了自己 , 自然就有对应该嫁的人和不该嫁的人 。 当然 , 这不是一成不变的 , 你想要嫁得更好 , 就需要在认识自己之后 , 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后提升自己 , 在下一个节点根据自身情况重新选择婚姻 , 对应的就是更好的结果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越是没本事的人,越喜欢炫耀这三样东西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
- 爱上你 如何让女人爱上你?这个“稀缺能力”,普通男人要学会
- 备胎 “我有备胎,等玩够再嫁也不迟”女人自信过头,想嫁才知已成笑话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