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小美呀儿|乔家儿女原著 五个儿女一地鸡毛生活的背后是治愈( 二 )



但凡那几个弟弟妹妹有点心就不应该在他大嫂说要出国的时候 , 表现得那么明显不可置信 , 乔一成也是 , 脑子不好使 , 从小到大被虐惯了是吧?现在就应该跑!就可以跑!把你小时候的愿望都忘了是吧?看到乔一成我就想到我爸 , 想到我爸 , 我就生气 , 所以看到乔一成我就生气 。 心里永远只有大家没有小家 , 明明都各自成年了 , 还要管七管八烦不烦啊 , 不觉得特别对不起你老婆吗?要是这么顾大家 , 干脆兄弟姐妹几个别结婚生子了 , 这不是祸害人吗?
这部剧大概讲60后70后的故事 , 那个年代的人介于开放和不开放之间 , 很多人都是稀里糊涂就结婚了 , 再加上社会的巨大变革 , 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差距 , 导致人心的变化也很大 。 婚后只能生一个小孩 , 所以他们没体会过父母的疼爱却把所有的疼爱给了一个孩子身上 , 但大多数家庭不是离婚就是父母天天吵架一地鸡毛 , 当代年轻人不爱结婚不只是因为压力大 , 而是害怕自己结婚也和父母一样天天吵不完的架 。
反而我读小说的时候虽然前半段被各种情节和角色气得要死 , 但是后半段却渐渐感觉被治愈 , 尤其是读到一成和南方二人通过沟通渐渐成长 , 二强为负起责任去找小沫抚养孩子 , 三丽和一丁的生活蒸蒸日上 , 四美离婚并且也越来越清醒成熟 , 七七也开始和自己亲兄弟姐妹越来越亲密 , 都有种被治愈的感觉 。 生活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 一地鸡毛挨着一地鸡毛 , 生活里的问题百分之八十都是来自家庭 , 这个家庭不是你和你父母的家庭就是你和你另一半的家庭 , 而且就小说来说写的都挺贴切 , 除了情节设计过于集中
小说不是告诉人道理的 , 小说只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或者一段经历 , 其中能感悟到什么全看各人造化 , 我观万物则万物皆着我之色彩 。
如果看完《骆驼祥子》觉得祥子是个傻子 , 看完《阿Q正传》觉得阿Q是个疯子 , 看完《活着》觉得福贵活该 , 看小说只在意人物本身 , 那真是舍本逐末了 。
不过有一点我很赞同 , 这不是一部温情小说 , 或者乔家的温馨是用无数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衬托出来的 , 所以才珍贵 。
还有一点 , 作者在描述乔家温馨的同时 , 并没有表达乔家这么做就是对的 , 作者用了不同人物的相近的经历或是遭遇来让读者自己判断面对同一事情不同选择的是非曲直 。
其实我觉得还是三观塑造的不同 , 能够理解这一家子从小没了母亲 , 父亲不管 。 生活的经验都是靠摸索来过 。 所以四美才能这样无底线的原谅渣男 。 说白了还是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 , 如果像三丽那样看待感情我相信四妹一定走不到小说中的情况 , 还是老话不幸的童年要用一辈子去治愈 。 一成一开始的眼光也太差了 。 文和叶都不行 , 是为什么能看上他们呢?二强和三丽才好 。 也许是那个时代的写照吧!电视剧拍的那种旧时代的味道很喜欢有种小时候放松的感觉 。 现在时代越来越新 , 人就会越来越喜欢旧事物 。 这部剧翻拍应该会有很多人看的 。 剧的场景氛围很有感觉 反正我还蛮喜欢 。 剧情突然都知道了 感觉在看就是我怕我会被气死 。
乔一成病后对南方说的那一句话“南方 , 谢谢你爱我 , 虽然过去我一直不敢相信” , 有点让人心疼 。
乔一成这一生都不得不作为乔家大家长的身份生活着 , 肩负着一大家子的生活琐事重担 , 从来都没有为自己活着 , 唯一真心爱过的初恋文居岸也在最后经过人生百般的阴差阳错与磨难后转身爱了别人 , 他最后只能无奈说一句“我以为你是需要我的” , 多少有点让人心酸 , 他天真的以为文居岸还爱着自己 , 结果到头来却只是自己一个人还留在原地 , 物是人非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