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党生|章丘网红瀑布,大自然给没口村的馈赠,比想象美些( 二 )


途中 , 有一孤零零的简易平房 , 一位大哥正在用石臼加工野韭花 , 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 。 交谈 中 , 得知这位穿着牛仔服的大哥是村里的五保户 , 扫了眼小屋的阵设 , 异常简陋 。 天马上要冷了 , 村口迎风 , 冬天会非常冷 , 建议来没口村游 玩的好心人 , 家里如果有闲置的旧衣服、旧物件 , 可以捎给给大哥 。
进入村子 , 一条弯弯的河 , 一座古老的石桥、一盘石碾子、一株高大的古柏 , 一座砖红色的小庙 , 一座座依山就势的废弃石屋映入眼帘 。 残坦断壁诉说着古村变迁的历史 。 新式民居反而显得格格不入 。 村民三三两两 , 坐在村委会门前 , 好奇地打量着我们的到来 。
抬头四望 , 深深理解 了没口村的含义 。 一道道山 , 像一条条青龙 , 像打着转的龙卷风 , 把古村落包裹其中 , 就连村中唯一的大河 , 也得左一绕 , 右一扭 , 与一座又 一座大山经久地较量 , 形成弯弯曲曲的河 , 流向下游 , 流出村落 。
鸭梨熟了 , 村妇用自制的简易工具在树上采摘 , 三元一斤 , 价格还算公道 。山楂红了 , 核桃裂开了青皮 , 板栗也张开了口 , 小山村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希望 。 公路修成以前 , 翻山越岭 , 走出村庄 , 拥抱文明 , 需要太大的 勇气 。 战乱年代 , 这里确实是躲避敌人祸害的世外桃源 。 和平年代 , 想与外面的世界进行经济与文化的对接、交流 , 实在是太难了 。 如今 , 公 路村村通 , 甚至户户通 , 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入 。
新雨后的没口村 , 到处是流淌着河 。 山溪从大山的褶皱流出 , 从陡峭的山石上飞泻 , 形成一缕缕瀑布 , 一道道小溪 , 一路欢歌 , 汇入村中心的 这条河 , 绕过坐落着人家的崖架和山坡 , 奔向下游 。 网红瀑布就在下游的一座石桥处 , 开车几分钟就到 , 远远地就听到瀑布的轰鸣声 。
瀑布很壮观 , 以桥为界 , 有上下两段 。 上游的瀑布地势陡峭 , 落差比较大 , 飞流直下 , 跌入一条又深又窄的石缝 , 浪花飞溅 , 发出震天吼声 ,然后又穿过桥洞 , 流入下游缓坡 , 被凹凸不平的岩石条分缕析 , 形成如丝如缕的小瀑布 , 装点着黛青的河床 , 像美丽的山水画 。
河两岸 , 是青山 , 陡峭的山崖裸露 , 瀑布飞流而下的墨迹清晰可辨 , 渭涓涓细流还在流淌 , 滋润着山花野树 。 当天阳光并不是很好 , 白云却 十分地曼妙 。 大朵大朵的云在空中飘 , 云淡风轻 , 空气更见清新 。
这儿真是避暑消闲的好地方 , 形成清代的这座古村落 , 石屋众多 , 密密地分布在陡峭的山坡上 , 蔚为壮观 , 残垣断壁诉说村居兴衰史 。 新居坐落在河岸边 , 公路旁 , 生活更加方便 。 在村子的古村落走走 , 坐在瀑布边 , 发发呆 , 挺好 。 喜欢爬山 , 没口村周围的山势都比较险峻 , 适合户外徒步 。
从没口村右拐 , 有一条山路 , 可途经二郎山、七星台、九如山 , 到锦绣川水库 , 再翻越石门、潘家场 , 经涝坡、大岭与小岭隧道 , 回济南 。
途中也可以拐入孩子小镇 , 上行拔槊泉、玉河泉泉群 , 从虎门村一线回济 。 一路山水相伴 , 山色峻朗 , 溪水欢歌 , 景色绮丽 。
如果沿原路返回 ,可以去三王峪景区 。 不过 , 三王峪景区很大 , 适合全天休闲 , 建议单独成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