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唐肃宗凌烟阁功臣之首,仆固怀恩为何反唐?仨女儿与回纥联姻( 二 )
始 , 怀恩立功 , 门内死王事者四十六人 。 及拒命 , 士不弛甲凡三年 。 帝隐忍 , 数下诏 , 未尝声其反 。 及死 , 为之恻然曰:"怀恩不反 , 为左右所误耳!"俄而从子名臣以千骑降 。 大历四年 , 册怀恩幼女为崇徽公主 , 嫁回纥云 。 ---《新唐书》
仆固怀恩手握重兵 , 又是回纥大汗的老丈人 , 他早就遭到了宦官们猜忌 。 所以他死活不肯去 , 最后还是皇帝给了他一个免死铁券 , 他才勉强跑去跟女婿联络了一下感情 , 让女婿安然撤军 。 
虽然再次立功 , 却也从侧面看得出 , 仆固怀恩对唐朝的威胁是相当大的 。 再加上他本人也不是唐朝原住民 , 所以被怀疑也很正常 。 

文章图片
三、郭子仪把仆固怀恩的人马都给拉走了 。 
以上两点是唐朝怀疑仆固怀恩的重要理由 , 既然仆固怀恩有拥兵自重的嫌疑 , 那么皇帝自然是想着要收回他的兵权 。 
这哪里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为此仆固怀恩和前来监视他的宦官们大打出手 , 甚至要发动兵变 , 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情 。 
为此朝廷赶紧派宰相裴遵庆前去安抚仆固怀恩 , 仆固怀恩看到了裴遵庆 , 那叫一个委屈啊 。 立刻捧着裴遵庆的臭脚一顿哭 , 并且表示 , 都是辛云京和宦官骆奉先在捣鬼 。 

文章图片
裴遵庆十分同情仆固怀恩 , 于是建议他到朝中面见皇帝 , 这样一来可以说明白情况 。 可是正当仆固怀恩打算去的时候 , 却遭到了手下人的反对 。 因为他们认为皇帝已经不信任仆固怀恩了 , 这一去可能没有好下场 。 
遵庆至 , 怀恩抱其足 , 泣且诉 。 遵庆道帝所以不疑 , 即劝入朝 , 怀恩许诺 。 副将范志诚谏 , 以为"嫌隙成矣 , 奈何入不测之朝 , 独不见来瑱、李光弼乎?二臣功高不赏 , 瑱已及诛 。 "怀恩乃止 。 欲使一子入宿卫 , 志诚固止 。 ---《新唐书》
与此同时 , 新上任的唐代宗便让郭子仪前去 , 仆固怀恩当年是跟着郭子仪混的 , 他手下不少将领都是郭子仪的旧部 。 在郭子仪的一番忽悠之下 , 仆固怀恩的手下们纷纷跑到了郭子仪那一边 。 
这可把仆固怀恩逼急了 , 没了兵权等于是要了他的命 。 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 , 索性联合回纥人 , 扬言唐代宗已经挂了 , 我们去平分关中之地 。 这就是仆固怀恩叛乱的最终原因 。 

文章图片
总结:仆固怀恩的悲剧 , 是安史之乱的延续 。 
如果没有发生安史之乱 , 那么地方将领领兵戍边 , 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 可是安史之乱发生以后 , 任何一位大将长期手握兵权 , 都是唐朝皇帝们的心病 。 
因此李光弼、仆固怀恩这样的悲剧就这么产生了 。 郭子仪是会做人 , 这才躲过一劫 , 却也总是被明升暗降 , 失去兵权 。 
仆固怀恩的叛乱 , 最终被郭子仪平定 。 可问题是 , 功臣们接二连三被唐朝皇帝罢免或者斩杀 , 这使得地方节度使们纷纷不愿意再受到唐朝的摆布 。 
因此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 , 节度使们纷纷打算自立 。 毕竟手握兵权 , 朝廷也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 只有自身强大 , 或许才能勉强活下来 。 一个仆固怀恩的悲剧 , 却间接地造成了中晚唐一蹶不振的局面 。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身为唐肃宗凌烟阁功臣之首,仆固怀恩为何反唐?仨女儿与回纥联姻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如果说世界上谁最无私 身为孩子的我们,对父母多一份关爱,多回家看看
- 所有的生活 如果男人是身为家庭的顶梁柱,那么女人就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 婆婆|我突然顿悟了,为什么身为女性还“重男轻女”
- 我突然顿悟了,为什么身为女性还“重男轻女”
- 冉莹颖|“冉莹颖情绪崩溃”上热搜:身为三胎妈妈,她太不容易了
- 对于偏心的婆婆你是怎么看的?相信许多儿媳的第一反应是无奈。|对于偏心的父母,身为子女来说,肯定会感到无可奈何
- 其实 身为婆婆,理应拎得清,儿媳和女儿都应该是自己最为亲近的人
- 身为女人来说 婆婆为了家庭的和睦以及未来的生活,理应对待儿媳犹如亲生女儿
- 愿幸福永伴在您身边著名作家戈洛夫曾说过:任何冠之爱名的...|身为父母,对于子女的感情自然是毋容置疑
- 身为成年人 总是从背后拥抱着你睡觉的男人,是想保护你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