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痴迷于舒适区,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


知乎|痴迷于舒适区,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
本文图片
文|沫小童(富书作者)
【知乎|痴迷于舒适区,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知乎上曾有一个话题:“毁掉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说:“让他好好上班 , 然后给他足够的安逸 , 再剥夺他的安逸 。 ”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花盆效应” , 指的是人如果在舒适的“花盆”中待久了 , 就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 , 每天只是机械性地重复做同样的事情 , 然后成长和见识 , 将永远停滞不前 。
而人生最可怕的 , 是在最好的年纪因贪图舒适 , 成了行尸走肉般的样子 。
在舒适区上瘾的人 , 就算没有败给对手 , 没有败给时代 , 最终也会败给自己 , 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
知乎|痴迷于舒适区,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
本文图片
知乎|痴迷于舒适区,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
本文图片
你的舒适区 , 正在慢慢吞噬你
前些年 , 唐山某收费站被取缔裁员 , 还有很多人眼中的“铁饭碗”单位 , 也在不断裁员 。
为此 , 这些人围住了领导要说法 , 要求解决工作 。
其中一位大姐哭诉 , “我今年36了 , 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 , 我现在啥也不会 , 也没人喜欢我们 , 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 ”
看着不禁觉得可笑 , 也替她感觉到悲哀 , 就因为失业 , 才36的她就已经失去了面对人生的勇气 。
罗振宇有句话很形象:“你喜欢岁月静好 , 其实现实是大江奔流 。 ”
你要知道所有好走的路 , 都是下坡路 。
能量是守恒 , 你付出多少 , 就收获多少;你享受了多少安逸 , 日后定会付出多少代价 。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 , 在监狱里待了大半辈子的图书管理员老布 , 被假释前 , 他为了能继续待在监狱 , 挟持狱友最终失败;
被假释后 , 外面的生活节奏令他惶恐不安 , 于是绝望上吊自杀 。
当狱友们怒骂老布脑子进水时 , 瑞德却道出了真相:
“监狱里的高墙 , 实在是很有趣 , 刚入狱的时候 , 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 , 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 这就是体制化 。 ”
知乎|痴迷于舒适区,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
本文图片
对老布来说 , 监狱就是他的舒服圈 。
他在里面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的意义 , 而一旦走出这个圈子 , 才发现自己一无所长 , 茫然无措 。
本质上 , 那就是一个困住他的牢笼 , 是导致他自杀的元凶 。
就像动物园被圈养的狮子 , 一直都过着被投喂的“安逸”的生活 , 突然有一天让它重回大自然 , 它会被饿死 , 因为它不会捕食 。
有句话说:“环境中的舒适区 , 心理上的舒适区 , 还有习惯的舒适区 , 正如一个又一个的猪圈 , 一旦落进去 , 看似蛮舒服的 , 有吃有喝有烂泥打滚——但你这所有的舒适 , 都需要付账的 。 ”
你的安逸 , 正在慢慢的毁掉你,让你失去感受危险、抵抗未知的的能力 , 然后在某个将来杀你个措手不及 。
人生变化莫测 , 就算暂时处在稳定中 , 也要保持独立生存的能力 。
真正的“稳定”应该是不管身处何方 , 都懂得未雨绸缪 , 抓住提升自己的机会 , 不给自己设限制 , 随时能改变能主动走出舒适区 , 迎接新的挑战 。
知乎|痴迷于舒适区,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