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位教师上榜!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

昨天(6日)
中宣部、教育部公布了
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
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来自高教、职教、幼教、
特教、基础教育等不同岗位
他们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粉霞吉林大学教授孙正聿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周美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教师杨瑞清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校长、教师杨明生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马丹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教师郭晓芳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院长、教授张先庚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明花学校教师安文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一幼儿园副园长、教师孙怡
他们有的深耕思政课堂
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有的勇攀科研高峰
取得显著成果
有的一辈子扎根基层
矢志奉献山区教育
有的创新思路方法
为孩子倾注大爱深情
他们充分展示了
新时代教师队伍
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的良好精神风貌
是广大人民教师的
优秀代表和杰出典范
今天
小红(ID:hszs1921)带大家认识
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周美琴
35年特教生涯 , 周美琴甘当孩子王 , 勇做排头兵 。 她的学校招收脑瘫孩子集中入学 , 填补了国内空白 。 她捧回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 承接了上海市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 , 为智障、听障、脑瘫等多类残障学生提供“全纳教育” 。 她指导的青年教师连续五届荣获“上海市中青年教师课堂评优”一等奖 。
作为特殊教育一线工作者 , 周美琴用无私之爱体恤特殊儿童的悲喜 , 用专业智慧帮助特殊儿童获得融入社会的各项能力 , 用倾情付出勇挑上海特殊教育多个领域重担 。 她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特殊教育园丁奖、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最美校长等荣誉 。
不忘初心的特教“守护者”
特殊教育学校“择差”守护——这 , 就是特殊教育的特殊之处 。 选择了“守护”特殊儿童的使命 , 周美琴一做就是35年 。
“我弟弟也曾是特殊儿童 , 弟弟的成长 , 母亲的不易 , 家庭的艰难 , 我从小看在眼里 。 因此 , 1987年我从上海浦明师范学校毕业 , 聋哑辅读学校希望我加盟时 , 我心动了 。 母亲也告诉我 , 这个工作你一定要接受 , 好好培养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 , 减轻这些家长的压力 , 为家庭和孩子造福……”正是这份初心 , 让周美琴无论走多远 , 碰到多少挫折与困难都始终甘之如饴 。
走进辅读学校的那一刻 , 周美琴开始每天面对神色呆板、行动笨拙、反应迟钝、生活自理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行为失控的孩子 。 一名患自闭症并伴有精神障碍的学生 , 时不时怪叫、四处藏匿、趁人不备逃出校门……周美琴时刻注意着他、陪伴着他 , 实行一对一帮教 。 为了拉近距离 , 周美琴让孩子坐在自己腿上给他讲故事 , 可冷不妨孩子一记重重的耳光打在她脸上 。
生平第一次被人打耳光 , 年轻的周美琴顿时眼眶模糊 。 但一想到这是学生的非常态反应时 , 她强忍痛和泪 , 压下委屈继续与孩子沟通 。 此后 , 周美琴对这个孩子的关心更多 , 不仅变换方法与他交流 , 还时常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帮助他成长 。 渐渐地 , 孩子与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 乐于听她的话 , 有了可喜的进步 。
曾被智障孩子推倒甚至动手打过、曾为了帮聋哑孩子排节目累倒过、曾因细致关爱孩子而被称为“周妈妈”……作为一名特教老师 , 周美琴在孩子身上付出了很多;但作为一个母亲 , 她欠女儿太多 。 令她欣慰的是 , 女儿慢慢长大懂事 , 理解了妈妈的使命 , 也成为特教志愿者 , 助她守护更多儿童 。 2018年9月 , 周美琴获得“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后 , 为了帮扶和奖励更多特殊儿童 , 全家支持她个人出资10万元发起设立了特殊教育关爱基金 , 为特殊儿童实现梦想助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