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几天,我和老公大吵了一架


孩子|这几天,我和老公大吵了一架
本文图片
文丨毛妈Carol
前几天和老公大吵了一架!
吵架的“点”不算大 , 怒气值却很高 。 总的来说矛盾点在于我觉得老公忙于工作 , 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 。
吵架的时候 , 我们最擅长的就是“言过其实” , 比如那天吵架时 , 我情急之下一句“你天天就知道工作” , 把对方的优点全部抹杀了 。
老公只听到批评 , 自然产生了逆反心理 , 大吼一句“你太不可理喻了” 。
双方互相失望 , 恶性循环 。
孩子|这几天,我和老公大吵了一架
本文图片
冷静下来后思考 , 这件事到底谁对谁错呢?其实大家都没有错 , 只是价值观不同 。
仔细想想 , 在这个内卷时代 , 每个中年人都会面临家庭和工作的平衡 。 在我的价值观里 , 家庭是大于工作的 , 而且我觉得孩子正处在重要的时期 , 需要父亲更多的陪伴;而老公认为现阶段努力给孩子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重要 。
最后 , 我把双方价值观的不同上升为“老公不顾家就是不对的” , 本来两个人都是为了孩子 , 吵架的结果却是深深伤害了孩子 , 实在太不值了 。
我们总说两个人结婚一定要三观一致 , 但是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三观完全一致的两个人呢?大部分价值观不同引起的争吵只是缺乏正确的沟通方式 。
于是我重新读起了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书《非暴力沟通》 , 大学时代看过这本书觉得它的方法真的很难执行 , 而这次遇到问题 , 我脑海里马上就闪过了这本书 , 正确的路都是难走的 , 但是一旦学会了 , 路就会越走越宽 。
孩子|这几天,我和老公大吵了一架
本文图片
区分观察和评论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吵架时常用的的话术 , 换位思考一下 , 当我们听到“评论”和“观察”的时候是否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 前者是瞬间炸毛;后者是不得不承认事实 , 然后再据理力争 。
当我说出“你天天就知道加班”这句话时 , 其实心里是咯噔了一下的 , 我知道自己说的话并不是事实 。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 而我们吵架时总是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 , 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 , 并反驳我们 。
所以 , 当我们与他人意见不合时 , 首先要做的是学会说观察语言 , 也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观察 , 并清除地描述观察结果 , 而不是通过绝对化的评论伤害对方 。
体会和表达感受
书中讲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咨询 。 有一次 , 一对夫妻一起参加了一个研讨班 。 期间 , 太太对先生说:“我觉得我嫁给了一堵墙 。 ”先生的反应真的就像一堵墙: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
太太气坏了 , 朝医师说:看 , 他总是这样 , 坐在一边闷声不响 。 跟他过日子 , 就像对着一堵墙 。
心理医师问道:“你是不是感到孤单 , 希望先生多体贴你呢?”太太点头表示认同 。
然而 , “我觉得我嫁给了一堵墙”这种话很难提醒对方留意到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 一旦认为自己受到指责 , 人就会觉得委屈并且退缩 , 这样 , 双方的关系就会更加疏远 。
我们总是不习惯抽丝剥茧地体会自己的需要并向对方请求帮助 , 而是通过非黑即白的语言挡住了双方沟通的桥梁 。
如果太太能体会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 效果会大不一样:“我跟你说话 , 你有一半的时候都没有回复 , 我觉得很受伤很孤单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