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看不惯一个人,无需翻脸( 二 )
其实 , 你眼中的世界 , 就是你内心的投射 。
有时 , 你看不惯别人的根源在于自己的境界不够 。
作家亦舒有句话说的很对:
“每个人说另外一个人 , 道理总是一箩筐 , 丈八的灯 , 照见别人 , 照不见自己 。 ”
做人 , 最忌讳的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 还要别人按照自己的标准行事 。
用自己的尺度 , 去丈量别人生命的厚度;把别人的故事 , 放在自己的显微镜下审视 。
培根有一句名言:
“总是说别人坏处的人 , 永远都不能证明自己是好人 。 ”
社会就是一个大熔炉 ,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一面 。
你对别人的百般注解 , 构不成万分之一的他 。 但暴露的恰恰是 , 一览无余的你自己 。
所谓修养 , 就是少说感受 , 多看事实;所谓情商 , 就是少论是非 , 专注自己 。
古语有言:
“眼中有尘三界窄 , 心中无事一床宽 。 ”
同样是推开一扇窗 , 从高楼往下看 , 看到的是风光旖旎 。
但从低处往下看到的是污泥遍地 。
这说明 , 人若没有高度 , 看到的都是问题 。
眼里有光 , 目光所及皆是风景 。 内心荒芜 , 鲜花也与杂草无异 。
做人也一样 , 唯有放下成见 , 才能放大格局 , 迈向真正的成熟 。
本文图片
网络上有段话很经典: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 , 是因为我很优秀 。
慢慢地我明白了 , 别人尊重我 , 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 ”
深以为然 , 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 。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
“朝菌不知晦朔 , 蟪蛄不知春秋 。 ”
没见过世面的人 , 才会用自己仅有的见识 , 去解构他人的难以理解之处 , 误会也就因此产生 。
相反 , 真正成熟的人 , 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
《论语·为政》有云:“君子和而不同 。 ”
意思是 , 在真正的君子看来 , 当我反对你的想法 , 并不意味着我否定你的人格;我尊重你的为人 , 却不一定非要苟同你的观念 。
这世界很大 , 每个人都有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权利 。
但世界再大 , 也大不过一颗包容且慈悲的心 。
真正成熟的人 , 坚持自己的不同 , 是一种特立独行 。
理解他人的不同 , 更是一种海纳百川 。
听过一个故事:
一位禅师想要从两个徒弟中选择一位作为衣钵传人 , 但两个徒弟都十分优秀 , 禅师很是为难 。
有一天 , 禅师终于想出了一个方法 。
他把两个徒弟叫到跟前 , 吩咐他们去树林里找一片最完美的树叶回来 。
两人都遵命而去 。
不久后 , 大徒弟回来了 , 递给禅师一片并不是很漂亮的树叶 , “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 , 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树叶 。 ”
二徒弟在外转了半天 , 最后空手而归 。
他对师父说:“我见到了很多树叶 , 但怎么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 。 ”
最后 , 禅师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 。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 , 只有包容不完美的胸怀 。
就像康德所说:
“我尊重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 , 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 , 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 。 ”
多一分将心比心 , 修养就上升一个高度;多一分换位思考 , 心胸就开拓一个宽度 。
心存包容交往 , 带着尊重相处 , 相信生命也会回馈你真正的成熟 。
本文图片
马来西亚有句俗语:“天上的繁星数得清 , 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一个人开始变得强大的5种迹象
- 一个人真正的独立,是从攒钱开始的
- 本文转自:安徽共青团一个人的风景依旧灿烂。|学会和自己在一起也挺好
- 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从随礼就能看出来!
- 不完美 一个人的格局会变大,离不开四种好心态,很重要
- 安全感|一个女人,心里是否只有你一个人,从这4个小细节就能体现出来!
- 先做一个值得深交的人 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看这4种表现
- 孩子|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少言少语
- 一个人到了中年,要“三把火”
- 本文转自:中国劳动保障报文字丨林清玄主播丨秋阳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取决于生活的态度。|夜读丨林清玄:如果老是看着船尾,生命的悲怀是不可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