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做这件事!给老师留下好印象

转眼间 , 孩子开学快一个月了!
孩子上学后 , 一天中 , 和老师相处的时间比父母还长 。
家长不要觉得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大吉了 , 还需要和老师做好沟通 。
说到与老师沟通无外乎有这些目标:
让老师多了解孩子 , 能够额外关照下更好 , 至少别忽视;
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特殊情况(解决孩子需求和困难);
无论是新开学还是新学期 , 我都建议家长主动和老师进行一次沟通 。
一是让家长和老师彼此更加熟悉 , 方便以后联系 。
二是让老师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 , 也了解一下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 。
所谓的“家校配合”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 如果你不沟通 , 老师肯定是倾向于用自己的教育方式去教孩子 , 很有可能跟孩子适合的教育方式南辕北辙 。
但如果沟通到位 , 就非常利于因材施教(相对范围内) 。
家校之间的“无效沟通”
很多家长都害怕和老师沟通 , 也不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 。 生怕一句话没说对 , 就给老师留下什么负面的印象 。
其实 , 日常生活中 , 家校之间存在着很多“无效沟通” , 比如说:
老师找家长 , 反映一年级的孩子学习不上心 , 希望家长在家里能够给予适当的引导 。
家长A:
“好的好的 , 回去一定好好教育 , 我们一定好好支持老师工作……”
(随声附和型 , 心里想的是:您是老师 , 您说啥就是啥 , 得罪了老师 , 万一以后给我家小孩“穿小鞋”咋整?)
家长B:
“有问题?有什么问题?我家孩子挺好的呀!”
(爱听好话型 , 心里想的是:聪明孩子多半淘气 , 又不是什么大事)
家长C:
“老师 ,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长处也有短处 , 学习上也是一样的 , 我认为 , 孩子更需要的是来自老师的鼓励……”
(指导老师型 , 心里想的是:我是没当老师 , 不然教得比你好……)
家长D:
“好的 , 我会好好留意孩子 , 多和老师沟通 。 ”
(不明所以型 , 心里想的是:我得问问孩子 , 最近学习的内容都弄懂了没有 。 )
以上4种类型的家长 , 都是很明显的无效沟通 。
那么 , 究竟怎么样才算是“有效沟通”呢?
如何和老师沟通?
我们的一个学员 , 曾经就为和老师沟通的问题愁得快白了头 。
天天给老师赔笑脸 , 说好话 , 总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 , 但还是效果不大 。
在一次偶然机会中 , 她看到了尹建莉父母学堂的【家校沟通】1天训练营 , 报着试一试的心情报名了 。
用她的话说“反正也就59块 , 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 万一捡个漏啥的那不就赚了嘛” 。
听了课才知道 , 原来和老师沟通是有模板的 , 按照模板套用就可以了 。
果然被她自己言中了 , 她在参加完活动的当天 , 就用上了 。
这位获益的家长 , 在群里跟大家分享了她“一战成名”的光辉历史:
开学了,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做这件事!给老师留下好印象
文章图片
原来 , 这位家长听完课的当天 , 就被老师单独留下“私聊” , 正好刚听完家校沟通的课程 , 思路很清晰 , 于是按照课程内容讲的一、二、三步骤去跟老师沟通 , 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 连她自己都被惊讶到了 。
开学了,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做这件事!给老师留下好印象
文章图片
这位已经尝到与老师有效沟通甜头的家长 , 还表示:马上开学了 , 再重温一下语音课程 , 把自己武装起来 。
开学了,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做这件事!给老师留下好印象
文章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