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新娘结婚金镯子挂满身:酸言嘲语论风俗,不同寻常怎成“原罪”?


新娘|新娘结婚金镯子挂满身:酸言嘲语论风俗,不同寻常怎成“原罪”?
本文图片
金镯子挂满身的新娘
湖北天门一对新人结婚 , 因新娘“金镯子挂满身”的事情触发舆论围观 。 虽然新娘的表哥直言双方经济条件都很好 , 但是舆论声浪里依然是酸言嘲语居多 。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 , 强调双方经济条件都很好 , 其实算是比较委婉的回应 , 估计主要是为防范有人肆意“扣帽子”(拜金女、暴发户等等) 。
然而防范归防范 , 发生归发生 , 跟舆论对话终归是鸡同鸭讲的局面 。 人们常说太阳底下无新事 , 但是即便如此 , 人们对于所发生的事依然存有无限热情 。 尤其是风俗层面的是非 , 从来都是“你嘲笑我 , 我嘲笑你”的格局 。
以新娘“金镯子挂满身”的事情来讲 , 应该是出于婚俗的实践 , 虽然其中存在间接显现家底雄厚的俗套 , 可只要当事人不觉得违和 , 那么作为舆论层面的谈论就不该太过严苛 , 尤其是坚决不要上升到人身攻击 。
说这些并不是要支持“天价彩礼”或“拜金主义” , 而是对于风俗本身的实践及衡量来讲 , 既要看到消极的存在 , 也要看到积极的存在 。 长期以来的公论是风俗总是落后的、守旧的、无用的 , 可事实上对于很多人来讲 , 风俗本身就是生活的固有组成部分 。
尤其对于传统的婚礼排面来讲 , 它本身就不是为新人准备的 , 更多的意义在于彰显新人背后各自家庭的脸面 。 在这个意义上 , 风俗本身就是集体性的约定 , 它很大程度上会消解个人在仪式中的感受和存在 。 就比如新娘“金镯子挂满身”来讲 , 主要的叙事就是风俗彩头和彰显富贵的作用 , 至于新娘是否感到幸福 , 貌似并不在这个范畴里 。
这也就是为何很多新人早已领证 , 但是双方还需要回到各自的大家庭中 , 进行仪式性确认才算是正式进入彼此的关系链 。 简而言之 , 婚姻虽然是俩个人的契约 , 可回到具体的生活中 , 因既定的风俗存在 , 婚姻终归还是无法绝对回避俗套 。
要知道牵涉俗套的行为总是各异的、模糊的、排斥的 。 别说是不同地域间存在差异 , 就连同一地域的风俗都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差异 。 这使得但凡牵涉到风俗的实践 , 自然就会触发人们的讨论 。
就新娘“金镯子挂满身”的事情来讲 , 人们会讨论镯子的数量、重量以及对应的价值几何 , 紧接着就是价值几何所对应的道德审视 , 比如揣测新人的家庭背景 , 尤其是经济背景层面的打量 , 并且如果靠实后的结论是“经济实力”跟“金镯子挂满身”匹配 , 会认为如此行为有些高调 , 但要靠实后的结论是“经济实力”跟“金镯子挂满身”不匹配 , 就会认为是强装样子 , 总之很少有人“就俗论俗”的去看待行为本身 。
尤其是跨地域的谈论更容易进入酸言嘲语的氛围 。 只是从根本上讲 , 既然风俗是大多数人的刚需 , 那么就意味着风俗是观念的投射 , 这种情况下 , 再去看待舆论层面的各说各话也就更好理解 。
另外年轻人之所以对固有的传统风俗没有好感 , 就在于风俗总是建立在大家庭基础之上 , 这跟个人理想和个人感受是相对背离的 。 大家庭的理念认为一个人不能完全独自过一生 , 也就是一个人如果不认为他(她)是一个人子(女) , 一个兄弟(姐妹) , 一个父亲(母亲)或一个朋友 , 那么只能算个抽象物 。
因此大家庭自然就成为国人天然的生物性单位 , 婚礼也就成为家庭事件 , 而不是个人事件 。 但是伴随着婚姻观的多元趋向 , 传统的婚俗自然就会受到挑战 ,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较为微妙的是 , 所谓的婚姻观分歧也只是多存在于父辈和子女之间 , 如此之下再加上亲缘的关系 , 自然就会陷入“两张皮的困境”之中 , 也就是子女为不让父母难堪 , 只好依着父母的想法进行婚礼操办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