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节气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冬季节气分别意味着什么

导语:在一年四季中 , 春夏秋冬各有三个月 , 每月有2个节气 , 每个节气有其独特的含义 。那么 , 冬天节气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冬季节气分别意味着什么?一起来看看 。
冬天节气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1、立冬:太阳位于黄经225度 , 11月7-8日交节 。立冬之日水始冰 , 又五日地始冻 , 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立 , 建始也” , 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立冬之日 , 水始冰 , 地始冻” 。
2、小雪:太阳位于黄经240度 , 11月22-23日交节 。小雪之日虹藏不见 , 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 , 又五日闭塞而成冬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 。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 。
3、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度 , 12月6-8日交节 。大雪之日鹖旦不鸣 , 又五日虎始交 , 又五日荔挺生 。“大雪”表明这时降雪开始大起来了 。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 。
4、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 , 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之日蚯蚓结 , 又五日麋角解 , 又五日水泉动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 , 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过了冬至 , 虽昼渐长夜渐短 , 但短期内仍是昼短夜长 , 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还是比散失少 , 故气温并没有立即回升之势 。
5、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度 , 1月5-7日交节 。小寒之日雁北乡 , 又五日鹊始巢 , 又五日雉始鸲 。寒即寒冷 , 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 。俗话说 , “冷在三九” 。“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 , 也恰在小寒节气内 。
【冬天节气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冬季节气分别意味着什么】6、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度 , 1月20-21日交节 。大寒之日鸡使乳 , 又五日鹫鸟厉疾 , 又五日水泽腹坚 。同小寒一样 , 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 。“小寒大寒 , 冷成一团”的谚话 , 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 。
农事催生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西晋哲学家杨泉在《物理论》中记载:“畴昔神农始治农功 , 正节气 , 审寒温 , 以为早晚之期 , 故立历日 。”这番话说明设立节气的初衷就是为了“治农功” 。节气以一年为基础 , 约15天为一节气 , 划分的24个不同的节气 。
春秋时期 , 五经之一的《尚书》有尧帝命人“四仲中量”的典故 , 确立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等节气 。在《管子·轻重已》中 , 又增加了“春始”、“夏始”、“秋始”和“冬始”等节气 。时至战国 , 《吕氏春秋》将节气增加到22个 , 节气初具雏形 。到了汉初 , 《淮南子·天文训》增补了小满和大雪两个节气 , 形成了完整的节气系统 。
西汉著作《周髀算经》有8节专门介绍了二十四节气 , 探讨四季更替造成的物候变化 , 总结感观认知的理性次序 , 通过二十四节气和农业生产的结合 , 指导农民适时生产 。二十四节气的出炉 , 是古代农业社会征服自然的有益尝试 。
从各个节气来看 , 也能窥探它对自然变化和农业生产的解读 。四立说明四季的到来 , 春分和秋分代表昼夜平分 , 夏至和冬至表明寒暑高峰的到来 。谷雨意味着雨水充足 , 利于谷物生长 。小满是说夏熟作物颗粒开始饱满 。陆游诗中的芒种象征着繁忙的夏收夏种时节 。二十四节气成形于农事活动 , 又反哺于农事活动 , 两者相辅相成 , 和谐共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