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亲家隔壁住,人熟礼不熟,是什么意思?蕴含老祖宗的智慧
礼仪之邦是中国自古以来就获得的称号 , 周朝的时候国家治理依靠的就是礼制 , 所以说这个“礼”就渗透到了国人的骨子里 , 时时处处都要讲究个礼 , 这个礼的范围比一般的文明礼貌要大得多 。
文章图片
“礼”涵盖一切 , 渗透一切 , 很多时候人们不讲理但是要讲“礼” , 比如说孔子说“父为子隐 , 子为父隐” 。 这明显的不讲道理 , 不管是父亲还是孩子做了坏事 , 甚至是违法犯罪的事还要隐瞒吗?这不是明显要让父亲或者孩子进一步的犯下包庇罪吗?
但是 , 这样的不讲理就是儒家的讲礼 , 这个礼随着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走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形成了封建礼教 , 这就是鲁迅所说的 , 在字缝里看见两个字——吃人 。
到了这种地步“礼教”对社会发展 , 个人成长都是一种残酷的束缚 , 必须彻底打倒 , 但是打倒封建礼教 , 并不是要打倒礼节礼貌 , 礼节礼貌还是要讲 , 这是对每个人的行为规范 , 也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 。
古人说“礼失求诸野” , 意思是在乡野之地还保存着传统的礼制 , 如果失传了就去乡野里寻找 , 农村也因此留存了很多与传统的礼制相似的礼仪礼节 , 所以在农村传统礼制的实际还有较大影响 。
文章图片
农村中有一句话“亲家隔壁住 , 人熟礼不熟” , 亲家是结为秦晋之好的两家人 , 因为他们的子女结合了 , 组成了新的家庭 , 才会被称为亲家 。 表面的意思就是 , 亲家即使住在隔壁 , 人很熟 , 但是在礼节礼仪上不能因为熟悉就有所折扣 , 也就是说不管任何人、熟悉到什么地步 , 都是要讲礼节礼仪的 。
这句话是十分正确的 ,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会随着熟悉程度加深而加深 , 熟悉到一定程度很可能出现 , 一方觉得都是自己人 , 而侵犯了对方的合法的权益的做法 , 引起对方的反感 , 进而引发一些矛盾 , 从而造成熟悉的人之间反目成仇 。
【俗语:亲家隔壁住,人熟礼不熟,是什么意思?蕴含老祖宗的智慧】这样的例子古往今来比比皆是 , 这样的教训十分深刻 , 所以古人说了这句话 , 意思是熟人之间也要保持适当那个的距离 , 越是熟悉 , 越要尊重对方的感受和人格尊严 , 做到这一点比较困难 , 为此古人给出了答案 , 人熟礼不熟 , 人和人可以很熟悉 , 但是礼节上要想对待陌生人一样 , 要给对方足够的尊重 , 这就是礼不熟的意思 。
有人说 , 人就像豪猪一样 , 豪猪是一种浑身是刺的动物 , 人类是群居动物要抱团去回暖 , 但是不能靠得太紧 , 靠得太紧就会被彼此的刺扎伤 , 也不能离得太远 , 离得太远就无法取暖了 。
文章图片
这就是既要亲近又要保持适当距离 , 这个距离就是礼节礼仪的距离 , 人和人之所以熟悉就是经常在一块取暖 , 但是靠得太近不讲礼仪礼节 , 肯定会被彼此的刺刺伤 , 人和人之间天然的就有距离 , 这种距离就是人和人的血缘上亲疏远近关系 , 身份上长幼尊卑的关系 , 地位上上下贵贱的差异 。 而这些关系全都要有一套准则来确定和规范 , 这就是礼节礼仪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孙子满月我出10000,儿媳给我看了出生证明后,我拉着亲家母哭了
- 父母若有远见,不会和3种人结亲家,这不是势利眼,而是顾全大局
- 俗语“四十三不比,五十两不亲”,三不比和两不亲指什么?有理吗
- 一身膘什么意思 俗语好女一身膘好男一身毛啥意思?
- 周易算命,2020年雨水后一天适合安葬逝者吗,关于雨水节气俗语推荐!
- 在线精准算命,2020年春分后一天领证好吗,关于春分的谚语俗语解析!
- 亲家关系再好,有一件事也不能做,做了,你的麻烦就来了
- 俗语“官不入民宅,父不进子屋”,有什么讲究?为何不能进子女房屋?
- 婆婆去儿子家带孩子,5年后在儿媳的撮合下,她和亲家公再婚了
- 大衣哥出钱为亲家买房,欧式装修彰显豪气,网友:小心陈亚男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