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生活不易,你总要哄着自己走完

记得第一次接触《活着》这个故事 , 是高中时班主任放给我们看的电影 。
电影里讲述了一个可悲的故事 , 福贵与家珍经历了人生种种磨难 , 两度白发人送黑发人 , 两人最后守着一个小外孙过活 , 镜头拉远 , 生命仍然存在着生生不息的盼望 。
小说相对于电影来说 , 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悲剧 。
小说的最后 , 家珍与外孙 , 一个病死 , 一个因食豆过多而死 。 福贵最后买了头与自己一样时日无多的老牛 , 相伴过着残生 。
高中的时候 , 正处于象牙塔中过日子 。
那个时候的我们 , 根本不知道苦难是什么滋味 , 但那部剧 , 在黑白色小小屏幕上的演绎 , 却以一种似无似有的方式 , 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 。
相信很多人 , 人到中年后 , 经历过磨砺后总会在彷徨与纠结中问自己一个问题:活着 , 到底是什么呢?
《活着》:生活不易,你总要哄着自己走完
文章图片
苦难 , 从未忘记谁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假使把所有的人的灾难都堆积到一起 , 然后重新分配 , 那么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一定都会很满意地取走他自己原有的一份 。 ”
是啊 , 我们总是人处低谷的时候 , 看着别人的幸福与笑脸 , 感觉异常的刺眼 。
从而会问自己 , 为什么苦难都是自己的 , 凭什么别人可以幸运地活着?
其实只是我们自己的低谷恰逢别人的人生高峰而已 , 而我们在快乐的时候 , 是不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的 。
我们无法看全别人的人生 , 能清楚地知晓的 , 只有自己的喜与悲 。
巴尔扎克: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
小说当然也是别人人生的一部秘史 , 它把一个人的一生细细地平铺给你看 , 当你真正去品读时 , 才会发现 , 人生的苦难 , 从没有单独放过谁 。
《活着》:生活不易,你总要哄着自己走完
文章图片
余华的小说《活着》中 , 有一段描写 , 我一次次读 , 一次次泪流不止 。
为了救县长夫人 , 有庆被拉去抽血 , 结果被活活抽死了 。 福贵面对已经冰冷了儿子 , 万念俱灰 , 但是 , 他知道妻子家珍还病着 , 只能偷偷把儿子埋了 。
哪知 , 母子连心 , 第二天 , 福贵又借口去看有庆时 , 她告诉丈夫 , 她想去村西看看 , 她知道有庆已经死了 。
家珍说 , 她夜夜听着福贵从村西走来 , 就知道有庆已经不在了 。
到了有庆的坟前 , 她扑在儿子的坟前 , 眼泪哗哗地流 , 她的两只手想要在坟上摸摸儿子 , 但她的力气 , 只能够支持着几根手指稍稍地动一动 。
夜深了 , 福贵只得把她背回去 , 但她却让福贵再一次把她背到村口去看看 。
因为 , 那是她儿子回来时要走的路 , 她知道 , 她再也听不到有庆赤脚跑回来的声音了 。
《活着》:生活不易,你总要哄着自己走完
文章图片
人生 , 找到属于自己的糖
周国平曾说 , 人活着本身并没有意义 , 但人与动物不同的是 , 动物不会去思考这样的问题 。
《活着》小说中 , 福贵在自己的人生中 , 不停地送走一个又一个的家人 , 最后 , 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
你说 , 他靠什么还能活着呢?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人生的苦 , 然而 , 人与人不同的是 , 有人仍然能从一地玻璃渣中 , 把糖捡出来 。
福贵就是那个能捡到糖的人 。
他买了头马上要被宰杀的老牛 , 日日与他相伴着耕种 , 他还给老牛起了名字 , 也叫福践 。
而且 , 为了劝着老牛不要偷懒 , 他告诉它 , 其他的牛都勤快着呢 , 它也不能落后 , 要努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