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白到专家,不是那1万小时的重复做,而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畅销书《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告诉我们:“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 , 并非天资超人一等 , 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 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 , 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 ”
从小白到专家,不是那1万小时的重复做,而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文章图片
这也就是“1万小时定律” , 即不管你做什么事情 , 只要坚持1万小时 , 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 可能大家对1万小时并没有什么概念 , 那我们假设一下 , 一天用8小时练习一项技能 , 相当于要练习1250天 , 也就是三年半的时间 , 是不是看起来挺容易的 。
然而真相是 , 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 , 不然 , 农民伯伯早都成为农业专家了 , 在流水线上班做了10年的工人 , 比工作了1年的工人又强在哪里?无非就是动作更熟练一点 , 并没有超出后者太多 , 连专家的影子都没见着 。
从小白到专家,不是那1万小时的重复做,而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文章图片
还有就是 , 我们会认为开了20多年车的老司机 , 一定会比只开了5年车的司机更擅长开车;行医20年的医生 , 一定会比只行医5年的医生更优秀;教了20年书的教师 , 一定会比只教了5年书的老师能力更强 , 事实上 , 真是如此吗?
令人遗憾的是 , 现实并不是这样 。 据研究表明 , 一般而言 , 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 , 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 , 那么再多“练习”几年 , 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 甚至可以说 , 在本行业干了20年的司机、医生或老师 , 可能还稍微比那些只干了5年的人差一些 , 原因在于如果没有刻意地去提高 , 这些自动化的能力会缓慢地退化 。
从小白到专家,不是那1万小时的重复做,而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文章图片
所以 , 我们要想真正在1万小时后成为某行业的佼佼者 , 就需要跳出那种自动化的水平 , 就要有目的性地学习和练习 , 这样才能在日积月累中得到真正的进步 , 天天向前 ,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刻意练习”所取得的结果 。
美国的心理学家安德斯和美国另一位科学家罗伯特 , 耗时五年多 , 对杰出人物研究并进行“刻意练习”实验 。 发现无论你是孩子还是成年人 , 无论你是否有天赋 , 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 你的梦想都可以实现 , 他们称这为最强大 , 也是最正确的方法——刻意练习 。
从小白到专家,不是那1万小时的重复做,而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文章图片
刻意练习提倡进入相关情境 , 在没有人指导我们练习的时候 , 我们牢牢记住专注、反馈、以及纠正 , 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 , 以便反复地练习 , 并且有效地分析、确定你的不足之处 , 然后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它们 , 后续再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 , 学习者最开始围绕重要成员转 , 做一些外围的工作 , 随着技能增长 , 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 , 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 , 最终成为专家 。
从小白到专家,不是那1万小时的重复做,而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文章图片
总之 , 通过“刻意练习”我们知道 , 世上没有什么绝对的天才 , 大多数杰出的技能都是可以通过刻意的练习才达到很高的成就 。 我们要相信 , 个人身体和大脑的潜力是无穷的 , 只要你肯于走出舒适区 , 找到与优秀的专业人士的差距 , 订立目标 , 时刻专注 , 努力中保持反馈、纠正 , 就能越来越接近领域内最优秀的专家 。
从小白到专家,不是那1万小时的重复做,而是“刻意练习”的结果】茫茫网海 , 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遇到、醒悟 , 前世500年的修炼 , 才换回今生的一次网遇 , 欢迎关注“遇醒” , 带你一起遇见、醒悟更多的人生真谛!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