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2196:为什么孩子不懂得心疼你,从接他放学时你就做错了( 二 )


其实 , 只要对比一下母女俩的境况 , 自会有答案:
这女儿打扮时尚 , 两手空空 , 俨然一副“大小姐”模样;
而母亲却拖着两只大大的行李箱 , 身上背着大包小包 , 手里还提着两个袋子 , 跟“仆人”无异 。
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
为什么有的孩子心里只有自己、一点也不知道心疼父母?
就是因为当父母的 , 什么都舍不得孩子干 , 什么都替孩子做了 。
久而久之 , 孩子自然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 凡事只考虑自己 , 不自私才怪 。 孩子6岁时 , 你帮他背书包、替他做值日 , 回家后 , 自己累得满头大汗 , 他却只关心晚上吃什么;孩子18岁时 , 你送他去上大学 , 帮他扛行李、给他收拾宿舍 , 他却抱怨你给他买的手机和电脑不如舍友的高级;孩子30岁时 , 你为了替他凑首付已经好几年没买过新衣服了 , 平时再口渴也舍不得买一瓶矿泉水 , 他却穿名牌、喝咖啡 , 张口闭口都是诗和远方……
实际上 , 每一个自私、冷漠的白眼狼背后 , 都藏着一对无微不至 , 舍不得孩子吃一点苦的父母 。
把过度照顾当成了对孩子的好 , 把事事代劳当成了对孩子的爱 。
可结果呢?
不过是千辛万苦 , 将孩子养成了一个家庭中最凶狠可怕的豺狼 。
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2196:为什么孩子不懂得心疼你,从接他放学时你就做错了
文章图片
回家后 , 孩子奶奶一听说以后书包都由儿子自己背 , 顿时心疼不已 , 劝我说:“一个书包而已 , 谁背不一样啊?”
我不赞同地摇摇头 , 问她:“您还记得老刘家那个小孙子吗?”
此话一出 , 孩子奶奶便沉默了 。
老刘家有个小孙子叫阳阳 , 是全家人的心头肉 , 家里人对他呵护备至 , 从不让他干一点活 。
但凡出门在外 , 永远是阳阳两手空空 , 一副悠哉悠哉的模样 , 身后跟着的大人大包小包、狼狈不堪 。
直到后来 , 阳阳的父亲在工地上摔断了腿 , 家里的经济状况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
可阳阳不仅不想着帮家里分担 , 反而变本加厉地索取 。
大学毕业也不出去找工作 , 整天就窝在家里打游戏 , 还经常使唤一瘸一拐的老父亲出去帮他买饭、拿快递 。
稍有不如意 , 就对父母破口大骂 , 说他们“人穷还生孩子 , 害人一辈子” 。
放任自流的父母 , 固然是不合格的 。
可有时候 , 无微不至的父母对孩子而言 , 又未尝不是另一种伤害呢?
当父母一次次接过孩子手里的东西时 , 其实也是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 , 让孩子变成一个毫无责任感的人 。
还记得游泳运动员孙杨吗?
前国家游泳队总教练陈运鹏曾评价他:“孙杨的身材在中国运动员中 , 50年遇不到一个;孙杨的性格在中国运动员中 , 50年也遇不到一个 。 ”
在泳池里一次次创造奇迹的孙杨 , 在生活中 , 却一度被贴上“妈宝”、“巨婴”的标签 。
而这一切 , 都跟母亲的教育脱不了关系 。
自幼儿园时 , 孙杨就被游泳教练选中 , 开始接受各项训练 。
为了照顾儿子 , 母亲几乎包揽了孙杨生活上的一切 , 以至于他到了五年级时还不会穿鞋 , 需要母亲帮他系鞋带 。
上学、放学 , 更是从来没有自己背过书包 。
这样无微不至的爱 , 让孙杨的心理始终停留在一个需要被人照顾的小男孩的状态:他爱哭、任性 。
屡次和教练发生冲突;在没有驾驶证的情况下 , 开着卡宴撞上了公交车;丝毫不避讳还有女运动员在场 , 就直接换泳裤……
屡次陷入争议和漩涡 , 甚至耽误了作为运动员最宝贵的时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