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绪自救》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妇人找到一位高僧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很多抑郁症人贪求这种境界,反而误入歧途


在《情绪自救》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妇人找到一位高僧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很多抑郁症人贪求这种境界,反而误入歧途
文章图片
在《情绪自救》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妇人找到一位高僧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很多抑郁症人贪求这种境界,反而误入歧途】在《情绪自救》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妇人找到一位高僧 , 妇人不停抱怨着 , 说自己罪孽深 , 说自己业障重 。
高僧不语 , 等那位妇人说完了 , 高僧说 , “你业障很重 , 那你把你的业障拿出来 , 我来看看有多重 。 ”
妇人顿悟 。
其实 , 所谓的业障就是一个人的执著心 。 执着、放不下的都会成为烦恼和痛苦 。
所以那位高僧让她把业障拿出来称称 , 其实就是要她放下所谓“业障”重的分别心 。
放下对于过去的评判!
在《情绪自救》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妇人找到一位高僧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很多抑郁症人贪求这种境界,反而误入歧途
文章图片
生活中 , 我们总是会强调好的 , 而否定不好的一面 。
如:有些朋友正义感强 , 对于头脑里哪怕只是偶尔出现的疯狂想法都会极力压制 , 所以才会出现强迫思维等相关症状 。
有些朋友总是期望关系和谐 , 所以才会过于压抑自己 , 委曲求全 , 以至于生活不顺 。
其实 , 对于好的方面过于执着 , 也是问题 。
可能有人会反驳 , 对于好的追求难道不好吗?
当然好 。 但是过于执着 , 那就不好了 。
因为任何一个结果都是由很多因素组成的 。 而人又不能控制所有的因素 。 所以 , 当一个人急切想要那个结果的时候 , 那个时候就注定会痛苦 。 这就是《道德经》上讲的“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
既然不可控 , 那是不是说 , 我干脆就放下 , 任其发展呢?
在《情绪自救》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妇人找到一位高僧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很多抑郁症人贪求这种境界,反而误入歧途
文章图片
当然你可以选择什么都不管 , 只是这个选择必然也会导致未来的一个结果 。 如果未来的那个结果是你想要的 , 那你自然可以完全放手 。
需要了解的是 , 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
正如《情绪自救》书中讲到 , 如果你想要达到某个结果 , 你只需要考虑你能做什么 。 然后就好好去做就可以 。 就像农夫一样 , 每天只是做自己该做的 , 耕田施肥 , 至于稻子什么时候熟 , 那有它自己的规律 , 不用去考虑和担心 。
这样就可以安安心心做事 , 踏踏实实做人了 。
放下执着的根本在于看到人的局限性 , 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 , 然后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就好 。
人真能做到“一念放下 , 万般自在”?心理学家: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在《情绪自救》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妇人找到一位高僧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很多抑郁症人贪求这种境界,反而误入歧途
文章图片
来源:心理师彭玥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