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来来去去,相聚又别离”


“许多人来来去去,相聚又别离”
文章图片
“许多人来来去去,相聚又别离”
文章图片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1年第18期
“在小城市工作有多爽”再次成为热搜话题 。
时间过得这样快 , 一转眼我们挥别大学校园 , 作出决定未来的关键抉择 。 再一转眼我们在人生之海上浮浮沉沉 , 几多令人艳羡 , 几番事与愿违 。 但是人的成长 , 大抵不可仅用一“爽”概括 , 酸甜苦辣里 , 藏着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的厚茧 。
无论选择了哪一座城市、哪一个行业 , 无论处于人生怎样的阶段 , 遇到问题 , 然后解决问题 , 我们在河的两岸 , 望着彼此 , 心向远方 。
故事的中途
@文-阿程
我是一名“金融民工” , 在一家民营股份制银行从事客服工作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的我 , 毕业时既不想进入体制内做公务员 , 也不想当政治老师 。 那时的自己 , 只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 , 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我强烈感觉到自己是被推向社会的 , 被周围的人和事推着走 , 去做选择 。 后来误打误撞进了银行 , 暂时解决了职业焦虑 , 只是我怎么都不会想到 , 这只是一个拉锯战的开始 。 我竟然做了十年的客服 , 至今仍在继续 。
“许多人来来去去,相聚又别离”
文章图片
从事客服工作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思维敏捷 , 并且要有良好的情绪处理能力 。 呼叫中心很看重运营指标 , 希望减少繁忙率 , 说得直白一点 , 别让客户等待过久 。 工作一段时间后 , 在大量的接电话日常中 , 我的耐力、毅力、细心程度都遭到极大考验 。 这份工作门槛不高 , 也很难深耕 , 大多数年轻人拿这里做跳板 , 所以离职率很高 。 但这家银行的薪资待遇、福利政策在业内算非常不错的 , 所以这一大锅温水里煮着好多既想要跳出、又安于现状的“青蛙” , 我几乎敢肯定我是其中最焦灼的一个 。
这十年间 , 我的状态跌宕起伏 , 徘徊在留下来和辞职转行之间 , 但至今我都没能离开这家银行的羽翼 。 也许是因为这份薪水让我在北京过着还算体面的生活 , 也许是因为我还没找到新的立足点 。 这种无法深耕、又无法转身的状态一度让我特别痛苦 , 我甚至开始恐惧起北京这座城市 。
“许多人来来去去,相聚又别离”
文章图片
直到今年 , 我得到一个报名竞聘专家座席的机会 , 当我还在犹豫不决时 , 一位职场前辈告诉我 , “你如果不往前走一步 , 你就永远无法看到那个视角下的风景;往前迈也不代表就必须沿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 , 兴许中途你拐弯了 , 但总好过原地打转 。 原地打转有什么意义呢?”
当头棒喝 , 当局者迷 , 原来我把自己限制了如此之久 。 我不再执着于某个明确的“转机” , 先专注当下;在转机到来之前 , 我必须先充实自己、武装自己 。 后来我报了名 , 通过了考试 , 从7月份开始正式成为一名专家座席 , 要为普通座席答疑解惑 , 进行业务更新的培训 , 协助组长监测组内各项指标 。 在适应新岗位的过程中 , 我发现自己的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学习能力 , 都差得远 , 需要提升的太多了 。 改变的过程总是伴随着窘迫、自我怀疑、焦虑等等不舒服的感受 , 但是坚持下去 , 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 经过两个月的适应 , 现在的我指出组员问题时不会那么羞涩 , 有疑问时更敢与领导沟通 , 工作效率也有了提高 。 我知道自己仍然差得很远 , 但不得不说 , 我对迈出的这一步感到欣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