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心人 濒临雪崩依然玩火,雪松集团有多大胆?( 二 )
不过 , 据媒体报道 , 雪松信托“长青”系列产品所涉及的220亿元应收账款并不存在 , 且债权人存疑 。 而雪松信托最为重磅的“长青”产品系列 , 只有唯一的合作方——文心保理 。 彼时 , 恰逢文心保理关联方实控人意外死亡 , 更让雪松信托220亿底层资产的真实情况 , 变得扑朔迷离 。
砸下百亿拿下信托牌照为哪般?
据了解 , 雪松信托的前身是中江信托 , 而中江信托的前身则是江西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 该公司在2004年剥离9.28亿元的不良资产后 , 开始在信托行业站稳脚跟 。
不过 , 好景不长 。 在中江信托大肆扩张的同时 , 雪松集团也屡屡行走在危险的边缘 。 数据显示 , 从2008年至2017年 , 近十年间 , 中江信托的总资产从最初的7.37亿元暴涨至109.96亿元;其中 , 2016年实现净利润19.25亿元 , 在68家信托公司中排名第6位 。
给中江信托第一次致命一击的是 , 2018年《资管新规》的发布 。 彼时 , 诸多信托机构在此前野蛮生长所积累的问题 , 亦逐渐暴露 。 直至去年上半年 , 四川信托、安信信托等老牌头部信托公司也没有幸免于难 , 接连暴雷 。 而中江信托更是暴雷的重灾区 。
自2017年开始 , 中江信托旗下金鹤系列、金马系列、银象系列和金龙系列等信托产品 , 深陷多起违约逾期事件中 。 期间 , 也先后踩雷凯迪生态、亿阳集团、神雾节能等企业 , 随后亦卷入金马、银象等征信项目 。 实际上 , 这样的山雨欲来并非毫无征兆 。
早前 , 雪松集团入主中江信托 , 就对外披露了的项目逾期情况:35个逾期项目 , 本金总规模共计79亿元 , 涉及投资者2400人左右 。 而坊间传闻 , 雪松控股为收购中江信托亦需支付百亿交易对价 。
因此 , 雪松集团收购中江信托 , 也被视为押宝最稀缺的金融牌照资源 , 并以此作为突破口 。 要知道 , 借助收购中江信托 , 雪松集团也无异于获得了一张“免死金牌” 。
而且 , 信托牌照是雪松控股取得的首张核心金融牌照 , 此前雪松获得的金融牌照多在融资租赁、私募基金、商业保理和担保等领域 。
不过 , 信托业务日渐名正言顺的雪松集团 , 经营数据不容乐观 。 据雪松发展近日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959093015.11元 , 同比增加42.90%;亏损3526660.49元 , 同比亏损减少93.71% 。
尽管亏损在收窄 , 但是持续增收不增利却是雪松集团必须面对的现实 。 据了解 , 雪松实业集团仅财务费用 , 近5年就增长超过了10倍 , 2019年达11.4亿元;2020年上半年 , 其财务费用高达8.9亿元 , 逼近上年全年金额 。
毫无疑问 , 如此大手笔的财务支出背后 , 是雪松集团频繁的资金往来 。 这可以从创始人张劲的神秘创业故事窥见一斑 。
据了解 , 张劲头顶的光环不计其数 。 有人称之为“广州隐形地主” , 也有人将其贴上了第一批创投人、股神等头衔与标签 。
事实上 , 最初雪松身上曾有过房地产的影子 。 尽管随着踏足领域逐渐增多 , 雪松早年已经在逐渐淡化房地产业务 。 但是如今依然有王者归来之势 。
以去年下半年以来 , 雪松频繁现身广州土地和旧改市场为例 。 据了解 , 华润退出后 , 雪松已介入广州黄埔南岗北片旧村 。
要知道 , 南岗片区历史悠久 , 是黄埔区千年重镇 , 更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 , 南港片区冠有“广州第二CBD”之称 , 既是广州市与黄埔区的对外门户 , 也是黄埔临港经济区的交通枢纽 , 连接莞深等珠三角地带 。
近年 , 随着广州周边加速开发 , 南港片区影响升级迫在眉睫 , 更具有战略意义 。 毫无疑问 , 南岗片区是一个地产大盘子 , 雪松集团将其收入囊中 , 无疑也有了又一个撬动资本与市场的筹码 。 这也不难理解 , 为何重金加码房产的雪松集团 , 财务费用逐年翻倍式增长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一个人开始变得强大的5种迹象
- 人老了,真正的富有,是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
- 一个没太大能力又无学历的离异女人在深圳有房有车,未来会怎样?
- 一个人真正的独立,是从攒钱开始的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大寒,最后一个节气等待春天!
- 情商低的7个表现,你是一个高情商的人吗?
- 老同学发来 “一个群的短文” !说得太好了,值得一读~有群的都看看!
- 本文转自:安徽共青团一个人的风景依旧灿烂。|学会和自己在一起也挺好
- 唯一被印在外国钞票上的中国人,凭自己的力量,拯救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