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宇的故事外,那些没能走出来的人( 七 )


但对于59岁的哥哥罗开清 , 罗永的愧疚已无法弥补 , 哥哥去水电站搬石头这份短工是他介绍的 。 他和哥哥感情很好 , 初中毕业就跟着哥哥去打工 , 哥哥总是找些轻活给他干 , 各自成家后两家也一直挨着住 , 平时都是互相照顾 。
罗开清的儿子总劝他搬去城里一起住 , 但老罗更想待在老家种地 。 每天 , 他都要开视频看看孙子 , 这次去水电站做短工也是瞒着儿子、自己悄悄做的决定 。
怕87岁父亲承受不住 , 罗永的家人也瞒着罗开清的事 。 但在安置点 , 有个老人跟他说 , 你家罗开清不在了 , 他一整天没吃饭 , 杨秀清忍着情绪 , 说罗开清只是脚伤了 , 正在成都看病呢 。 她还跟他说笑 , “要是哥哥出事了 , 我们还能一天在这跟你开玩笑吗?”
甘宇的故事外,那些没能走出来的人
文章图片
罗永和父亲在临时安置点——一所小学里吃饭 。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陈灿杰摄
没有早点把86岁的母亲从废墟里找出来安葬 , 成了罗永这辈子最遗憾的事 , “一想起就过不得 。 ”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对母亲忏悔 , “儿子没有第一时间来到你身边 。 ”
9月23日 , 确保出行安全后 , 罗永一家回湾东村安葬母亲的申请终于得到批准 , 到了湾东河口 , 路基本垮了 , 他们徒步上山走了好几小时才到家 。
甘宇的故事外,那些没能走出来的人
文章图片
9月23日 , 罗永一家走山路回湾东村时 , 山体留有大片滑坡印记 。 受访者供图
原先一栋砖混瓦房 , 如今只剩洗手间一堵下沉的墙立着 。 通过气味 , 他们在厨房的位置找到了她——那天她从地里掰完玉米回来 , 正准备做饭 , 地震就来了 。
被埋了十八天 , 遗体已不成形 , “只剩下骨头了” 。 但他们没时间哀悼 , 山上随时随地都可能坍塌 , 必须尽快下葬 , 墓碑也只能等之后有条件再立了 。
罗永记得 , 地震的前一天晚上 , 他还匆匆回了趟家 , 拿点母亲种的白菜和四季豆 , 母亲给他装了两袋 , 走的时候还很担心他赶夜路不安全 , 喊他骑慢点儿 , 他说要得 , 就走了 。 没想到 , 那会是最后一次见面 。
杨秀清说 , 丈夫经历了这些 , 变得沉默寡言 , 每天没事的时候 , 就守着母亲的照片流泪 , 晚上睡不着觉 , 也在哭 。
9月28日 , 罗永给母亲和哥哥做法事开路 , 铃铛声与诵念声在相邻的两个帐篷间交错响起 , 一家人轮换跪坐在两个火盆旁烧纸钱 , 脸被火光灼得发红 , 浓烟中泛着哽咽声 。 罗开清的妻子迟迟未动 , 像望着远处 , 她抽了下鼻子 , 继续烧纸 。 罗明龙说 , 等大坝那边通路了 , 要把爸爸迁出来 , 选个好日子 , 找个好位置安葬 。
等之后可以进湾东村了 , 罗永还要去帮老乡把牛羊赶出来 , “但应该很多也死了” 。 杨秀清说 , 自家养了5头猪 , 地震后只剩3头 。
“啥子都没得了 , 我们真是一无所有了 。 ”杨秀清一时心酸地感叹 , 但转眼又安慰自己 , 一无所有也无所谓 , 只要人还在 , 一切都能重新开始 。
甘宇的故事外,那些没能走出来的人
文章图片
罗永的家如今只剩洗手间一堵下沉的墙立着 。 受访者供图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