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娜·阿西尔|暮色将尽生命本身的宽阔和多样足矣( 三 )


这本小书的最动人之处 , 是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一种达观态度 。 也许很多人会说 , 经历过人生风雨的老人表达的乐观主义 , 缺失各种细节 , 并不值得信任 。 诚然 , 阿西尔是幸运的女人 , 她非常清楚 。 她拥有家族的长寿基因 , 自己没有严重的慢性病 , 受过精英教育 , 有热爱的事业 , 充满魅力的情人 , 忠诚的朋友 , 沉迷的兴趣爱好……但是真正让她变得幸运的是天性里的达观 。 她在书里说尽了死亡和病痛 , 描绘母亲临终的状态 , 爱人巴里被糖尿病综合征折磨的最后时光 , 说了那么多 , 却没有将人生的主题导向虚无 。
有两个女人 , 可称为阿西尔人生的“指路明灯” 。 一个是叫玛丽·路易斯的画家 , 作家卡内蒂曾经的情人 。 她生活在类似与世隔绝的状态中 , 照顾母亲 。 高寿母亲和情人卡内蒂都近乎耗尽了她的生命 , 然而阿西尔却发现这个女人毫无空虚之感 , 不管经历怎样的苦难 , 只要谈论起自己爱的绘画时 , 就有一种天真的纯粹热情 , 这种纯粹为她抵挡了空虚的诱惑 。
另外一个女人是捷克裔英国籍钢琴家爱丽丝·赫茨-萨默 , 110岁辞世的长寿女人 , 犹太人纳粹集中营幸存者里的最年长者 。 阿西尔阅读她的访谈录 , 发现她和玛丽拥有某种共通点 , “她沉醉于生活的美妙之中……她身上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好运 , 天生就具备强有力地朝向乐观主义的本性 , 不论经历了怎样的际遇 , 她依然会这样说:‘生命是美丽的 , 如此美丽 。 而一个人越老 , 就越能察觉到这一点 。 ’”
阿西尔从她们身上得到了莫大能量 。 当这些东西转化成她自己的智慧 , 因为时间的沉淀 , 这些领悟也焕发出更惊艳的光彩 。 《暮色将尽》写于人生暮年 , 阿西尔知道自己所剩时间不多 , 可一本写老去的书一定要以呜咽收场吗?当然不是 , 她说 , “在这个年纪回头看自己的一生 , 虽然人的生命与宇宙相比如白驹过隙 , 但从自身的角度 , 它却依然令人惊异地宽阔无比 , 能容下许多相互对立的不同侧面 。 ”
【戴安娜·阿西尔|暮色将尽生命本身的宽阔和多样足矣】死亡虽然对每一个人都那么公平 , 但生命本身的宽阔和多样足矣 。 阿西尔一直相信存在的意义 。 “即便将死的人 , 依然充满了生机 , 自我依然鲜活地存在其中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