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知在线 父亲砸烂孩子模型并直言:“再顶嘴就把你热爱的都毁掉”儿子心碎( 二 )
中国式父母之爱 , 仿佛在用情绪 , 勒索孩子的回报 。
然而 , 孩子的人生 , 不是我们的人生 。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 却不是你的想法 。
我们的人生也不需要全盘为孩子牺牲 , 我们只是刚好有机会 , 并肩走了一小段路 。
02
孩子的回应
在B站里看到了一些网友对父母的留言 。
“我真的有努力 , 早上5点起床背书 , 6点去学校 , 中午快速吃完饭后 , 开始背书写试卷 , 下午6点半回家 , 路上还拿着书背单词 。 可是 , 你们的一句话 , 把我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 , 把我贬低的一文不值 。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 考不了你们满意的分数”
看完这个留言 , 我不禁深深叹息:
父母总是打击、否定 , 孩子无力抗拒 , 最后连反驳的机会也没有 。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或许是他内心深处的呼喊吧!
其实这类孩子 , 常被父母撒播的 , 不是自信、爱的种子 , 而是自卑、恐惧的种子 。
在他们眼里 , 孩子成绩没考好 , 是自己的问题 , 压根没反省自身的教育方式 。
而孩子无力地抵抗 , 才最让人心疼 。
2019年热播的《小欢喜》 , 陶虹扮演的母亲宋倩与女儿乔英子的关系真的让人揪心 。
女儿英子卧室里的围墙 , 被她改成透明玻璃 , 窗户则直接对着客厅 , 这样设置只为便于观看女儿的动态;
饮食上 , 不允许英子吃零食 , 也从不让英子买 , 只让英子吃自己炖的饭菜;
最引起观众争论的 , 就是英子的梦想 。
她为了去航天局 , 努力奋斗着 。 可是母亲盲目、粗暴地阻止了孩子的路 , 因为这对高考一点都不利 。
于是母女矛盾愈演愈激烈 。
最后 , 母亲宋倩私自修改女儿的高考志愿 , 英子得知真相后 , 彻底崩溃了 。
伴随海风呼啸 , 英子站在海边的围栏上 , 声嘶力竭地喊着:“我怎么跟你说啊 , 你从来都是凭你自己的想法 , 决定我的人生 。 你就是想为我好 , 这都是你想的 。 可是你想过我心里到底想要什么吗?”
原本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 , 为何变得如此偏激?
母亲宋倩离婚后 , 一门心思围着女儿转 。
她是一个老师 , 什么都觉得自己是对的 , 也习惯了决定女儿的选择 。
设置透明玻璃 , 监控女儿的动态 , 不仅扼杀了女儿的生活空间 , 母女之间的信任感也慢慢削弱;
视女儿的梦想为一个东西 , 唯有考北大清华 , 才有出路...
总以为 , 女儿长大了就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 却忘记了 , 成长的过程决定了成长的结果 。
父母掌控孩子的案例 , 多
用户@春夏冬还少个秋的评论 , 也着实心酸:
“家就像避风港 , 是一个想休息想颓废想哭想笑想干什么的地方 。 在外面我也很努力很努力了 , 请不要一边否定我一边让我去做你们想要的样子 , 请不要让我连避风港都没有好吗”
连续发出两个“请不要” , 是孩子的心声 , 也对父母保有了尊重 。
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 , 没有叛逆的孩子 , 只有事事掌控的父母 。
在一些父母眼中 , 孩子永远需要“保护”、需要规划 , 一句“为你好”便给孩子编织了一张理想化的巨网 。
殊不知 , 这种毫无边界感的控制 , 对孩子的伤害是多么的大 。
心理学家曾这样评价掌控欲强的父母:“他们戴着以道德为名的面具 , 束缚子女对生活本身的渴望 。 ”
以爱之名 , 让孩子按自己制定的标准去生活 , 难以想象 , 孩子需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青未了/我的父亲母亲
- 在我们国家 一位中年男人哭诉:宁可被人称为不孝子,也希望父亲早日离去
- 小七|贝家小七:从嘟嘴萌娃长成漂亮小公主,被父亲和3个哥哥宠上天了
- |“天才儿子”刷屏,“我的父亲母亲”是厚重前传|时评
- 赵忠祥 赵方为父亲赵忠祥塑像,杨澜含泪主持怀念,倪萍哀痛拥抱友人
- 哈佛 农民父亲靠着“讲故事”,把儿子送进哈佛,成了科学家
- 本文转自:国际在线1月17日 战“疫”下的春运首日
- 释小龙|释小龙的父亲陈同山:后悔逼儿子练武术,上亿身家背后的带泪父爱
- 阎维文|阎维文之女阎晶晶,见证了父母爱情,丈夫亦如她的父亲般暖心!
- 释小龙 释小龙的父亲陈同山:后悔逼儿子练武术,上亿身家背后的带泪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