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2.15亿70后的扎心现状:父母在身边,两代人苦,不在身边,老人苦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古人云“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在阶段性的人生道路中 , 每个时间段都有相对应的任务与责任 , 在以年龄为计时的人生旅程中 , 不同的年龄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
2021年 , 最早的那批80后 , 已经41岁 , 已步入不惑之年 , 再往上推导最晚的那批70后 , 也就是79年出生的群体 , 已经52岁 。
已步入中年的70后群体 , 大多都面临着令人唏嘘的现状 , 上有父母 , 下有孩子 , 几乎每个70后都在和自己的人生赛跑 。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统计 , 在1970年到1979年出生的大约为2.15亿 , 这就意味着有2亿多的70后正面临着人生最艰难的时刻 , 父母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 , 孩子的教育投入也马不停蹄 , 工作与生活上的失衡成为了无数中年人的“难言之隐” 。
父母|2.15亿70后的扎心现状:父母在身边,两代人苦,不在身边,老人苦
本文图片
一、70后群体的生存现状与心理浅析
然而对于无数中年人来说 , 最挂念的 , 最愧疚的莫过于远在他乡的父母 , 自己已经成长在而立之年 , 老家父母的生活也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 。
我想大部分70后最心心念念的人一定是远在他乡的父母 , 背负在70后肩上的不仅有对父母的愧疚 , 也有巨大的生存压力 , 而社会大环境的残酷现状也反映在了70后群体的心理上 。
从埃里克森的八阶段人格发展理论(Eight stag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heory)来看 , 70后群体的年龄大多分布在42--50岁 , 将其按年龄进行划分 , 那么他们所处的阶段正是成年中期(Mid adulthood) , 结合多方面的探讨与分析 , 其实这个阶段的个体大多会面临以下三大困境:
父母|2.15亿70后的扎心现状:父母在身边,两代人苦,不在身边,老人苦
本文图片
主要的任务与潜在风险是:获得繁殖感 , 避免体验停滞感 , 所谓的繁殖感包括了两个方面 , 一是对子女的养育 , 老人的赡养 , 等一系列与繁殖相关的现实事件 , 二是自我专注力的获取 , 譬如自我建设与提升 , 侧重于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与积极情绪的培养 。
当繁殖感获取失败后 , 很容易陷入人生的停滞阶段 , 表现出对生活的无望与无奈 , 而失衡的工作与生活 , 则是体验停滞感的主要途径 , 因此大部分中年群体的主要任务是平衡多方面的矛盾 , 寻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 平衡多方面矛盾 。
具体到生活中则是角色的冲突 , 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也不尽相同 , 中年人要扮演的角色大多是孩子的父母 , 父母的孩子 , 职场上的员工 , 这就意味着他们的人际交往脉络繁多而复杂 , 因此 , 社会角色的顺利转变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 。
父母|2.15亿70后的扎心现状:父母在身边,两代人苦,不在身边,老人苦
本文图片
二、该选择怎么样的方式赡养父母 , 成为70后群体难以平衡的矛盾
对于父母的赡养 , 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世纪性难题 , 不管怎么选择都无法十全十美 。
1.将父母接到身边是两代人之间的苦
当你把父母接到身边住的时候 , 差异化的价值观与两代人之间思维的碰撞 , 势必会导致一定的矛盾与争吵 , 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随着子女随迁到了异乡 , 离开故乡再难回 , 将自己剩下的时间又花在了对后代子女的养育之上 。
而这样的特殊群体接近1800万 , 对于子女来说这是大环境下迫不得已的选择 , 生活成本高昂 , 一家老小的吃穿也难以兼顾 , 父母的需求必然受到忽视 。
父母|2.15亿70后的扎心现状:父母在身边,两代人苦,不在身边,老人苦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