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社好书|让我们重新谈谈理想和不理想的亲密关系( 二 )


过去几个世纪中 , 离婚在日本都是合法的 , 二战后离婚率或有攀升 。 但是在21世纪之初 , 离婚迅速变得肉眼可见地普遍 , 成为一个可行的选择 , 这是从未有过的情形 。 即使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离婚的人 , 都在臆想着离开他们的配偶 。 其中一些把臆想化为行动 , 把离婚变成现实 。 另外一些人则开始担忧他们可能会被突然抛弃 。 这样的恐惧和臆想在大众媒体中也很常见 。 以离婚为主题的日剧聚集了难以想象的高人气 , 在年长的观众群体中尤其受欢迎 。 报纸和杂志也开始刊登各种指导 , 告诉人们“如何提出离婚/走法律程序” , 或者“如何提高婚姻质量而避免离婚” 。
每日的谈话节目也提供测量婚姻质量的小问卷 , 并且将答案用年龄和性别分类 。 这类问卷同时提供提高婚姻质量的小妙招 , 以便有需要的人(比如中老年男子)在现实中应用 。 指导手册则会给出更笼统的建议 。 还有一些出版商瞄准了更精细的读者群体 , 出版了诸如《离婚后的父母和孩子》《我的丈夫是个陌生人》《对男人最好的离婚策略》等手册 。 政府和市政部门也新建了网站 , 向民众普及他们应当了解的离婚后权益 , 女性读者是重点普及对象 。 想要做婚姻咨询的人们比十年、二十年前多了很多选择 。 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找到线上或者线下的咨询疗程、支持小组或者专业咨询师 。
在这个环境中 , 离婚在大众意识中成为一个可行的选择 。 有些人在考虑计划离婚 , 另外一些人则处在担忧、臆想离婚的过程中 。 虽然像山口先生一样在电梯里和陌生人谈离婚还是有点突兀 , 但是关注这个话题其实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 没有想象的那么极端 , 毕竟对于离婚的讨论 , 例如有关离婚带来的风险或者希望 , 充斥在流行文化、私人关系以及政府的话语中 。
这本书研究作为个人生活和家庭变迁中的一个阶段——离婚 。 同时 , 离婚也离不开变化中的大环境——从前的行为准则、社交合约、隐性允诺都不再是理所当然 , 但依旧有吸引力 。
当人们在臆想离婚 , 或者拯救当下的婚姻时 , 他们辩论探讨的内容不仅包括如何和他人建立并保持健康的关系 , 也涉及分离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 在这些讨论中 , 每一个词都是有争议的 , 从什么能够成就一段“好”的婚姻 , 到可预见或者不可预见的离婚风险 , 比如对小孩的影响 。 在个人层面上 , 离婚的想法常常会引发关于亲密关系特征的深度思考 , 比如哪些特征会伤人 , 哪些会让人有安全感 , 哪些会产生机遇 , 或者哪些让人感觉良好 。 这本书追寻的是一个过程——人们如何在婚姻、家庭关系、生命中看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 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表达自身诉求时 , 遇到了怎样的困境 。 在个体、家庭和国家层面 , 21世纪之初的离婚潮引发了关于亲密关系中价值、风险、安全感的严肃讨论 。 人们如何下决心去结束一段关系 , 以及如何决定结束哪一段关系呢?
友社好书|让我们重新谈谈理想和不理想的亲密关系
文章图片
日剧《最完美的离婚》剧照
本书认为日本男性和女性考虑离婚时 , 他们常常需要去调和亲密、联结以及依赖等不同方向的作用力 , 这个过程很艰难 。 人们试图分析什么原由可以正大光明地结束一段婚姻时 , 他们发现与联结和依赖相关的问题可以成为依据 。 联结和依赖对判断亲密关系的质量、安全感 , 或者更笼统的成功与否有决定意义 , 但并不提供固定答案 。 这些讨论反映了多重意识形态在浪漫关系上的交汇 , 一方面涉及日本文化中的人际关系理念 , 另一方面离不开日益流行的新自由主义伦理观——个人与个体责任愈发重要 。 日本男人和女人们从这些不同理念中吸收建议 , 了解如何拥有一段稳固的亲密关系 , 如何修复有问题的婚姻 , 抑或如何离开让人不满意的伴侣 。 但是他们时常处于两难困境 , 发现不同理念之中的矛盾之处 , 特别是涉及对亲密关系的态度以及维持稳固婚姻(而不是家庭)的方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