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无人陪伴,死后无人认尸,7700万“空巢青年”孤独吗?

纪伯伦说:“孤独 , 是忧愁的伴侣 , 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 。 ”
前几年在网络上流行过这样一句话:“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 ”有时候看着这些说法 , 字里行间中好像也分不清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是喜欢孤独还是害怕孤独 。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对立面——身边的人总是会说:“唉 , 没人陪、没人爱 , 可能有一天我突然离开了 , 都不会在一个人心里荡起涟漪 。 ”但又会听到很多人这样描述自己:“聚会我还是不参加了 , 我有社交恐惧症 。 ”
生前无人陪伴,死后无人认尸,7700万“空巢青年”孤独吗?
文章图片
看 , 多矛盾 。 一边抱怨形单影只的孤独 , 一边享受着一个人的欢愉 。
前段时间社会对处于青年阶段的人群做了一次调查 , 结果显示目前的中国已经有大约2.6亿的年轻人处于单身状态 , 而且这其中有7700万人处于“空巢”式的独居状态 。
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这类“生前无人陪伴 , 死后无人认尸”的孤独青年?现代的年轻人面对“陪伴”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 到底是模糊的还是真正的清楚了呢?
生前无人陪伴,死后无人认尸,7700万“空巢青年”孤独吗?
文章图片
心理暗示式的自我封闭
2017年时微信的朋友圈增加了一个新的功能——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 。 随后几年时间中 ,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此功能开启 。 据不完全统计 , 目前设置“三天可见”的人数已经过亿 。 采访人员曾对统计受访者总数做了一个对比 , 接近70%的人都开启了此设置 。
不管是出于“减少麻烦”还是“自我保护” , 人们还是从之前的恨不得一天十几条朋友圈渐渐变为“关闭往事”的状态 。 这其实反映的是当代年轻人心理状态的改变 。
随着通讯工具的不断发展 , 如今的人们无论身在何处 , 一通视频就能解决物理距离上的问题 。 但这种便捷的生活所带来的“心灵距离”上的改变也是有目共睹的 。
生前无人陪伴,死后无人认尸,7700万“空巢青年”孤独吗?
文章图片
以前 , 相隔千里的朋友可能会日夜期盼着对方的一封书信 , 小心亲启、仔细阅读、斟酌回复 。 这其中不仅仅文字想要表达的情感 , 更多的是在体会“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的过程 。 而今 , 大家可以通过各种社交app去分享甚至共享生活 , 可是我们却依旧感受不到“陪伴” 。
记得微信语音功能刚刚出现的时候 , 每个年轻人都对着手机的话筒侃侃而谈 , 但现在 , 微信的语音对话成了方便中老年人的功能 , 因为视力或者文化的差异局限了他们打字的能力 。
大多数人对待沟通的方式则是:能发微信绝不打电话 , 能敲文字绝不发语音 , 同样自己也更愿意接收文字方面的消息 , 有的人甚至听见电话铃声就会有紧张感 。
生前无人陪伴,死后无人认尸,7700万“空巢青年”孤独吗?
文章图片
这是一种心理暗示式的自我封闭 。 就如同父辈们喜欢热闹喜欢相聚 , 而年轻人热爱独处、渴望清净 。
那这是不是所谓的“自私”呢?倒也不是 。 黄磊在《向往的生活》中说过一句戳人心窝的话叫:“这世界属于你 , 与他人毫无关系 。 ”这其中有两层含义 , 一是对身边朋友的珍惜 , 二是要学会清醒的糊涂 。
生前无人陪伴,死后无人认尸,7700万“空巢青年”孤独吗?
文章图片
渴望陪伴又害怕背叛
所谓的“空巢”青年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占比是女生 。 在曾经保守的年代 , 女人有时候是作为一个附属品而存在的 。 适龄的时机没有把自己嫁掉仿佛天都要塌下来了 。 原因自然是那个年代的女人 , 多数稳居家中相夫教子 。 没有了男人的依靠 , 可能生存下去都很难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