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傻飘 你别不信,亲情之中,最软弱的人往往是最吃亏的( 二 )
可是大半年过去了都没有等来他们的好消息 , 此事后来不了了之 。
我出生后 , 小姨也上初中了 。
外公外婆打心里想让自己的女儿有一个出息的 , 因此很舍得在小姨身上投资 。
小姨考不上中专和高中 , 让她复读一年 , 还是考不上 , 就让她自费去读了技校 。
外公外婆这时候已经渐渐老去 , 干活已经没有早些年那么有劲了 , 因此供养小姨的担子就压在我爸妈身上 。
哪曾想小姨读了四年技校 , 半个皮毛都没有学到 , 连拆开了的电视机都不会重新安装回去 。
小姨读四年技校唯一的收获 , 就是钓了个乌龟婿 , 也就是我后来的小姨丈 。
他们两人一毕业 , 便去广东打工了 。
刚开始两人想找对口的家电维修专业 , 但是技术不过关 。
后来不知怎的他们看上了一个转让的家用电器维修店 , 小姨丈让他的家人寄过来一笔钱盘下了这个店铺 。
没有任何经营店铺的经验 , 维修店不生不死地延续了一年多 , 他们最后低价转让了 。
这时 , 小姨又让外公外婆寄钱过去 , 说想买辆车以方便工作的需要 。
小姨名义上是说让外公外婆寄钱 , 其实当时家里的开销都是我父母的 , 毕竟两个老人已经年迈 , 不再当家做主了 。
我父母给小姨寄去了2万块钱 , 年底小姨和姨丈开着一辆二手轿车回来了 , 此后再也没有出去 。
后来得知 , 原来他们转让店铺后得到的钱 , 不够买车 , 再问我妈要了这笔钱 , 买了这辆车回来充门面 。
这还是九十年代初期 , 轿车还不多见 , 他们却已经赶超时代了 。
进入新世纪 , 我们这一带计划规划成开发区 。
五年前土地征到了我们村里 。 我家21亩田地被征用了 , 得到了146万补偿款 。 还给我们在县城里划了一块安置地 。
此时外公外婆已经去世几年 。
知道我们得了补偿款和安置地后 , 两个姨妈找上门来 。
本来 , 按照我们这里的约定成俗:嫁出去的女儿是不能分得娘家财产的 , 除非娘家人自愿给她们 。
如果按照这样的做法 , 两个姨妈根本就没有任何理由来瓜分这个补偿款和安置地 。
况且遵照这里的习俗 , 我们兄弟俩都改了和外公一样的姓氏 , 这样 , 父亲也算是外公的儿子 , 我也就是他的孙子了 。
因此 , 当大姨透露出来要把补偿款和安置地分三份平分时 , 几乎所有的亲戚都反对 。
为了造势 , 大姨还去拉来了小姨作伴 , 向我妈摊牌 。
家族里有个上了年纪的老人 , 以自己家的子女作为例子 , 劝说大姨放弃这个想法 。
大姨生气的说:这事你不懂 , 而且这么多年来没有我爸我妈 , 他们一家(指我们家)也没能活得这么好 。
大姨的意思很明显 , 她认为我外公外婆当年家境殷实 , 我妈接手了这个现成的家业 , 已经赚大了 。
所以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分了土地补偿款和安置地 。
大姨的儿子甚至还威胁 , 说敢不给有你们好看 。
我妈人老实 , 我爸也是胆小鬼 , 他们明明知道自己吃亏了 , 也不敢有任何怨言 。
后来经过协商 , 除去了我妈骨髓移植花费的30万后 , 余下的136万分成三份 。
而那块安置地留给我们 , 毕竟我们还住在老房子 。
大姨妈还不住地发牢骚 , 说这个老房子留给你们住 , 你们已经赚多了 。
最后 , 因为怕夜长梦多 , 两个姨妈还强调现在马上去办理公证 , 从而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
如今 , 五年过去了 , 每次想到我妈为了这个家所付出的心血甚至生命 , 我心里就不是滋味 。
我们兄弟俩用分到的补偿款 , 加上我们自己挣来的 , 各自买了一套房子 , 把父亲接过去颐养天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老话常说“小孩小孩你别馋 为什么现在农村的年味越来越淡了?
- 希望你别等失去了,才明白这两个道理
- 婚姻|男人怎么称呼你,就会怎么爱你,别不信
- 退休|退休以后,我劝你别跟3种人走得太近,以免麻烦上身
- 你越大方,越没什么朋友,别不信
- 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是父母最大的恶?心理学家让你别那么紧张
- |没点社交牛X症,建议你别回家过年
- 有句话说:“婚姻好不好 如果你不信,婚姻好不好,回趟娘家就知道
- 父母|有一种男人,到了晚年会过得很凄凉,别不信
- 其实,大部分人都喜欢和比自己差的人一起,不信,看看你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