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小文 功勋:周迅版屠呦呦,演活了女科学对科研的执着及对家人的亏欠( 二 )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 这是我的小宝盒 , 咱俩这个月的工资啊 , 上面的开销花了一些 , 还有 给小敏买了一套新衣服 , 一双鞋 , 用了一点布票 , 还剩65块7毛 , 我去五七干校花不了什么钱 , 我带二十块钱过去 , 剩下的放在这个位置 , 这就是刚说说的那个购货本 , 粮票 , 布票 , 油票还有肉票 , 都放在里面了 。 来 , 这个很重要 , 这个是咱们家的活期存折 , 钱呢不多 , 但是应急用肯定是够的 , 这个你放好啊 。

李廷钊要去外地了 , 临走不放心妻子 , 特意交代了屠呦呦一些事情 , 给她记了一些生活中的各项事项 , 还交给一个盒子 , 放着生活所需的油粮布票和存折 。
两人之间没有什么爱的誓言 , 有的是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关心和对对方一个人生活的各种不放心 。
从剧中的这个细节 , 我们也可以得知 , 在家里 , 一切事务都是李廷钊在打理 , 吃穿住行 , 屠呦呦几乎从不操心 , 她可以全力以赴研发抗疟疾药物 。
周迅的三次落泪 , 演活了一个女科学在学术上的执着和对家人的亏欠剧中屠呦呦有三次无声的落泪 , 不得不说周迅对情感的层层推进把握得很好 , 没有很用力 , 就把那种感情传递给观众 , 让人破防 。
第一次是屠呦呦去四川收集民间药方 , 父母在半个月前就给她写信 , 要带着她的小女儿小军来屠呦呦家住上一段时间 。
可是当父母带着孩子来找屠呦呦的时候 , 屠呦呦已经出发了 , 丈夫也在外地学习 , 父母扑了个空 。
而屠呦呦直到从四川回来 , 才想起父母的来信 , 她一边读信 , 一边看着家里被收拾得整整齐齐 , 桌上还放着父亲给她带的点心 。
看完信 , 屠呦呦摘下眼睛 , 湿了眼眶 , 然后就继续吃着点心工作 , 直到困到伏案睡着 。
第二次是屠呦呦的研发好不容易有了点进展 , 实验室起火 , 把所有设备和数据资料都烧没了 。
作为研究项目的组长 , 屠呦呦内心比谁都难过 , 但是她不能崩溃 , 组员们都哭了 , 屠呦呦也想哭 , 话都说不完整 , 只能哽咽了一会平复心情后 , 从新开始建设实验室 。
第三次是屠呦呦在昏暗灯光下接女儿小敏回家 , 女儿说已经一百六十多天没有见到妈妈了 , 同学们都说她的妈妈不是好妈妈 , 因此小敏和同学打架了 。
听完女儿的话 , 屠呦呦很自责 , 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 。
这三次的情绪爆发都很含蓄 , 没有大张大扬 , 有的只是情绪的慢慢释放 , 让人看到一个女科学家对学术的执着和对家人的亏欠 。
屠呦呦和丈夫李廷钊生了两个女儿 , 大女儿小敏带在身边 , 因为没有时间带孩子 , 小敏读的是全托学校 。
小女儿小军是屠呦呦父母带着 , 很少和屠呦呦夫妻见面 。
有一次趁着出差的机会 , 屠呦呦去看父母和小女儿 , 孩子都已经不认识她了 。
她给孩子千挑万选了一双鞋 , 孩子穿上后说不舒服 , 原来两只鞋子都是右脚的 。
好在父母和孩子都理解自己的工作 , 父亲对屠呦呦说:我的女儿是干大事的 , 鞋子选错了没关系 。
当然 , 在事业上 , 屠呦呦最重要的支持还是来自于丈夫 。
当李廷钊得知屠呦呦提取的青蒿素要做人体临床的时候 , 李廷钊毫不犹豫地去试药 。
屠呦呦问过李廷钊:你为什么要娶我?
李廷钊说:为了做你的小白鼠啊 。
这才是最浪漫至极的情话 , 李廷钊知道屠呦呦的身体不好 , 他希望自己能够代替妻子去试药 , 这是对妻子极大的爱 , 也是对妻子事业的全力支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