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性理论”:你的爱人,有你父母身上的影子( 二 )
于是 , 那些处于“消极环境”影响的子女们 , 在成长过程中 , 拼命想要逃离原生家庭 。
考上大学 , 要报名离家很远的城市;
工作之后 , 要努力赚钱 , 定居在外地 。
他们的潜意识有一个声音:“我要离糟糕的家庭远一些” 。
文章图片
为什么有些人想要逃离 , 最终又陷入“轮回的宿命”?
跟大家分享个案例:
一个女生 , 她考上大学的时候 , 特地考到了上千公里以外的城市 。
从读大学到结婚 , 只回过2次家 。
一次是大学快毕业的时候 , 一次是临近结婚的时候 。
她很讨厌自己的父亲 , 因为他家暴、酗酒、谩骂 , 脾气很差 , 性格很糟糕;而她的母亲 , 懦弱 , 拎不清 , 又将自己承受的痛苦都发泄在她身上 。
在父母的双重身心压力折磨下 , 她才拼命逃离家庭 。
她不断暗示自己:
“我一定不要找跟我父亲一样的男人结婚 , 不然我宁可孤独一辈子 。 ”
你猜最后怎么着?
她还是找了一个有家暴倾向的伴侣 。
结婚1个月 , 男生喝醉酒后就打了她2巴掌 。
而她也十分果断且理智 , 二话不说 , 直接带着公婆一起到民政局离婚 。
文章图片
这个案例说明什么?
说明 , 人的潜意识还会“修改 , 强化并重复”你的记忆和情绪 。
有些人 , 明知道父母是很糟糕的 , 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是深刻的;可他的潜意识 , 还是产生了一种声音:
“我要拯救自己糟糕的原生家庭 , 我一定可以改变宿命 。 ”
这让我想到一句话:“不幸的人 , 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 ”
总结:
为什么你的伴侣身上 , 会有父母身上的影子?
1、相似性理论的影响:三观 , 成长环境 , 相处模式 。
2、原生家庭带给你的潜意识影响
3、父母的性格与相处模式 , 被你复制到了自己的感情中 。
4、逃离或拯救的情绪影响 。
文章图片
今日话题:
你的爱人身上 , 有父母的影子吗?
【“相似性理论”:你的爱人,有你父母身上的影子】(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导读:你是否也曾喜欢过一个“爱而不得”的人 所谓年少的爱情,放不下是遗憾,放下了是青春
- 犹的拼音和组词 犹的拼音是什么
- 90后父母给儿子取名为“张总”!自曝二胎名字已想好
- “妈,多穿点衣服行吗?”12岁男孩一句话揭示“性教育”的匮乏
- 很甜的对话句子 有关很甜的说说
- 一尘不染的染是什么意思 染相关介绍
- 家长并不知道,孩子顺从的背后有多叛逆,如“定时炸弹”一样危险
- 时髦奶奶告诉你:年纪大了,穿衣尽量“不露腿”,有温度又有风度
- 这是我见过穿衣最“显贵”的中年妈妈,看完示范,不怕中年油腻了
- 家长炫耀自己家孩子懂事,明眼人却摇摇头,“那是父母的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