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这天的讲究、习俗和忌讳

霜降前后始降霜 ,
有的地方播麦忙 。
夏收晚秋遍地搞 ,
柴草归垛粮归仓 。
“霜降”这天的讲究、习俗和忌讳
文章图片
“霜降” , 是二十四节气之第18个节气 , 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 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 。 俗话说“气肃而霜降 , 阴始凝也” , 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 , 露水凝结成霜 。 此时 , 中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 , 千里沃野上 , 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 , 树叶枯黄 , 片片凋落 。
“霜降”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 , 反映的是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 。 此时 , 气温的起伏愈发明显 , 冷空气逐渐一统天下 , 北方大地上的树叶已经枯黄掉落 , 南方大地却田畴青葱、芙蓉盛开 , 艳丽多彩 。
千树扫作一番黄 , 只有芙蓉独自芳!
“霜降”这天的讲究、习俗和忌讳
文章图片
我国古历法中 ,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节气 , 霜降时节 , 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 万物毕成 , 毕入于戌 , 阳下入地 , 阴气始凝 。
霜降这天的民间习俗主要有:扫墓祭祖、吃红柿子、进食补品和饮酒赏菊等 。
01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种传统 , “祭祖”就是祭祀祖宗 , 以示孝敬、不忘本 。
《清通礼》云:“岁 , 寒食及霜降节 , 拜扫圹茔 , 届期素服诣墓 , 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 , 周胝封树 , 剪除荆草 , 故称扫墓 。 ”
“霜降”这天的讲究、习俗和忌讳】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 , 霜降这天 , 扫墓祭祖的习俗 , 正是后辈子孙以示孝敬、不忘根本的体现 。
“霜降”这天的讲究、习俗和忌讳
文章图片
02吃红柿子
柿子营养丰富 , 被誉为“果中圣品” , 我国很早就有霜降时节吃红柿子的习俗 。
俗话说:“霜降吃丁柿 , 不会流鼻涕 。 ”
在我国古人眼里 , 霜降吃红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 , 同时还能补筋骨 , 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
“霜降”这天的讲究、习俗和忌讳
文章图片
03进食补品
进食补品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闽南和台湾省地区 。
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 。
霜降这天 , 在我国闽南和台湾省地区生活的人们一直有进食补品的习俗 。 所以 , 每到霜降时节 , 这里的鸭子就会卖得特别火爆 , 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 。
“霜降”这天的讲究、习俗和忌讳
文章图片
04饮酒赏菊
霜降时节在农历的九月 , 而农历九月又俗称菊月 , 所以 , 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 。
俗话说“霜打菊花开” , 霜降节气正是菊花傲寒怒放、赏菊的好时节 , 所以就有了霜降“饮酒赏菊”的习俗 。 每年此时 , 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 , 赏菊饮酒 , 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
“霜降”这天的讲究、习俗和忌讳
文章图片
霜降这天的忌讳主要有:忌秋燥、忌秋冻、忌无霜和忌秋郁等 。
01忌秋燥
霜降时节是秋燥最为严重的时节 , 人体也容易受此影响 。 常常发生的表现就是:唇干、口干、便秘等症状 。 因此 , 霜降过后 , 要注意休息 , 早睡早起 , 多吃蔬菜水果、蜂蜜、秋梨、银耳等食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