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迪 李云迪出事后,郎朗也被曝光了……( 二 )
他辞去老家治安大队的正式编制,带着9岁的儿子来北京求学 。租住在丰台区洋桥的一个地下室 。
垃圾遍地、苍蝇纷飞 。
父子俩像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一样,没有经济来源 。
全靠母亲周秀兰一人在老家工作,每月省吃俭寄来一千多块钱维持生计 。
北京冬天零下十几度 。
没钱买取暖器,怎么办呢?
每天睡觉前,他给郎朗穿好几层衣服,然后自己提前爬上床,把床捂热,再叫郎朗过来睡 。
李云迪则一路顺遂 。
似乎一路都有贵人相助 。
12岁时,李云迪报考四川音乐学院附中 。同时还收到了“华普杯”全国少儿钢琴比赛的邀请 。
可这个比赛的日期,与川音附中的考试时间撞了 。
老师但昭义立刻联系大赛组委会,把比赛时间调前了一天 。
李云迪顺利获得了这场比赛的冠军 。
同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川音附中录取 。
当李云迪年少得意时,郎朗父子,还在北京地下室艰难度日 。
但这还不是最苦的 。
文章图片
最苦的是郎朗被老师放弃 。
有天早上,北京下起了大暴雨 。
郎国任像往常一样,5点半叫郎朗起床练琴 。
随后,他骑着辆二手自行车,冒雨载儿子到老师家上钢琴课 。
天上电闪雷鸣
地上风雨如注 。
父子俩被淋了个落汤鸡,差点摔倒在雨中 。
可好不容易到了老师家,又被一盆冷水兜头浇下 。
老师坐在钢琴前,冷冷地说 。
“我决定不再教你儿子了 。”
郎朗听了,委屈地低下了头,小声啜泣起来 。
“我不明白,我儿子是个天才!”郎国任面如死灰 。
“你儿子不是天才,他连进音乐学院的才华都没有,回你的城市去,他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钢琴家 。”
这位老师的话像刀子一样,插进两人的心脏 。
说完,就把他们赶了出去 。
这件事,直接引爆了父子间的一场生死之战 。
从老师那里出来后,郎国任变得不对劲 。
阴晴不定 。
郎朗很害怕 。
文章图片
有天他在学校合唱团排练,晚回家了一小时,耽误了练琴时间 。
郎国任暴怒,冲过去拎起他,质问道 。
“你上哪儿去了?”
“你把你自己的生活和我的生活全毁了!”
“死!你应该去死!我们失去了一切 。死是唯一的出路!”
一边说,他一边扯着郎朗往阳台走去,还从桌上抄起一瓶抗生素,逼迫他说 。
“要么吃下这瓶药,要么跳下去!”
郎朗吓得拼命挣脱,把自己的手往墙上砸 。
“我恨我的手,我恨你,我恨钢琴!”
这双手,曾是郎国任的希望,他一下子被砸醒 。
松开儿子,亲吻他的手指和脸颊 。
“我不想你死,我只要你练琴......”
说着说着,泪水奔涌而出 。
文章图片
而李云迪继续春风得意 。
入学川音附中第二年,他转学了 。
为了一笔钱 。
1995年,13岁的李云迪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荣获第三名 。
回国路过深圳艺术学校时,校长热情地招待了他们一家 。
还提出了学费全免的条件,邀请他入读 。
一家人商议过后,欣然应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付出过才知道,这三种人,不值得放在心上
- 张萌: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我有三大方法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生活听语兮:大声说爱你,喜欢就大胆说出来
- 熬出来的人,逼出来的本事!(透彻)
- 深圳宝山技工学校│有些事,说出来,那都不是事!
- 九言|每次归程,都是为了更好出发,每次停歇,都是为了积攒能量
- 换一种思维,换一种人生
- 归程 九言 |每次归程,都是为了更好出发;每次停歇,都是为了积攒能量
- 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从随礼就能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