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肿瘤 直肠癌多半是“拖”出来的?身体出现4种情况,早做检查为妙


39肿瘤 直肠癌多半是“拖”出来的?身体出现4种情况,早做检查为妙
文章图片
39肿瘤 直肠癌多半是“拖”出来的?身体出现4种情况,早做检查为妙
文章图片

“为了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 , 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 不要给自己和家人留下遗憾 , 千万不要像阿健一样 , 到后悔时一切都晚了”
这是直肠癌患者小伙阿健在世时对大家的忠告 , 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得癌症 , 而且一查就是晚期 , 出现症状时一直以为是自己饮食和作息不规律 , 而产生的肠胃不适 , 没想到一查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
无独有偶的是 , 棋圣聂卫平也曾经患上过直肠癌 , 此前一直排便困难、便血 , 拖了两年才到医院检查 , 结果查出晚期 , 被医生宣判死刑 。 但是他比阿健幸运 , 经过治疗 , 8年过去了 , 至今依然健康 。
很多人总是不把身体的一些小症状放在心上 , 导致小病恶化成大病 , 我们谁也无法保证自己成为幸运的“聂卫平” , 一定要重视身体的健康 。
?一、很多肠癌是拖出来的 , 70%的人都太大意了
肠道其实很敏感 , 稍有不适 , 就会发出“肠鸣” , 或是通过腹泻等方式告知 。 但由于人们的忽视 , 以为只是上火 , 吃错东西 , 痔疮、肠炎等原因导致 , 最终“拖”出肠癌 。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 , 我国肠癌近年迅速攀升 , 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第三 。 且由于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 约有70%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 5年生存期并不理想 。
早期肠癌 , 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吗?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肛肠科李五生教授分享 , 当身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 就要警惕是否肠癌表现:
1、便血
便血是早期肠癌最典型的症状 , 患者出血量不多 , 主要呈暗红色 , 可能会与大便同时出现或发生在便后 , 一般伴有黏液 。
2、大便变形
正常的大便呈长条样 , 光滑 , 颜色偏黄褐色 。 如果最近一段时间 , 排除饮食因素 , 大便变形 , 呈细杆形、扁带形 , 或是不成形 , 颜色呈茶褐色 , 就要注意了 。
3、腹痛、腹胀
伴随着肿瘤的生长 , 患者左下腹会感觉到胀痛 , 呈间歇性的隐痛 , 到了晚期疼痛时间延长 , 为阵发性 , 且逐渐加重 。
4、大便习惯忽然改变
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和便秘 。 一项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机构的排便频率与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分析研究 , 收集了我国近50万人的排便情况 , 平均随访9.9年 。
调查结果发现:与每天大便基本一次的人相比 , 每天大便超过一次的人 , 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了24% 。 研究人员认为 , 排便频率升高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癌前病变、癌症早期的症状表现之一 。
?二、3个检查 , 轻松揪出早期肠癌

当发现自己符合上述几种表现时 , 应该进行什么检查才能确诊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彭建军博士介绍 , 结直肠癌专科体检 , 强调肛门指检 。 因为直肠癌大部分位于低位 , 距离肛门很近 , 通过指检就可以触摸到 。
除了肛门指检外 , 建议再做一个大便潜血实验 , 大便潜血可以帮助提示消化肠道里面是否出血 , 如存在出血迹象 , 则需要进一步检查 , 通过肠镜发现是何种肠道疾病引起 。
彭建军博士提醒 , 对于不接受指检的高危人群 , 建议40岁以上无论男女 , 均应做一次场景检查 , 规避风险 。
三、一查就是晚期肠癌 , 就只能等死吗?
目前临床针对早期肠癌具有成熟的干预方案 , 预后良好 。 一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 , 而对于发生远处转移的Ⅳ期结直肠癌 , 5年相对生存率则大打折扣 , 仅为14% 。 肠癌晚期 , 是否就意味着被宣判“死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