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路上的你我 细思极恐的童年神作,我赌你从没看懂( 三 )


从封锁 , 到流传 , 再到销毁 , 天书的流转形成了一个闭环 。
到底应该将它藏于神龛 , 还是授与世人?
答案在每位观众心里 。
【情感路上的你我 细思极恐的童年神作,我赌你从没看懂】38年前的出品 , 至今豆瓣评分9.2分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 , 既是因为它有关“是非善恶”的核心议题 , 不管何时讨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
也是因为它不随时代变迁而褪色 , 能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下品读出不一样的意蕴 。
常看常新 , 越看越新鲜 。
只有中国人能拍出这个
只有中国能拍得好《天书奇谭》 。
在这部电影中 , 主创们大量运用国画材料 , 以细腻的工笔重彩塑造了山水绘画风格的背景 , 巧妙地展现了中国古典长卷之美 。
比如 , 影片一开始的“云梦仙境” , 就是利用传统中国画的水墨渲染而成 。
雾气氤氲 , 山峰高耸 , 石崖陡峭 , 朝霞微红 , 藤条摇曳 , 白色仙鹤 , 引颈长鸣……
将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风景展露得淋漓尽致 。
而随着情节的进展 , 故事发生的场景发生变化 , 画师的用墨技法也对应做出着改变 。
不同于表现自然风光时的水墨渲染 , 为了突出街道市井、亭台楼阁、宫殿庭院、拱桥水榭等人文景观的细节 , 这些元素的刻画全部采用工笔细描的技法 , 让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妙纤毫毕现 。
在角色设计上 , 动画造型设计师柯明先生 , 则借鉴了中国民间艺术中的多种造型方法 , 力求使呈现出的人物属性明确、神形兼备 。
就拿传统戏曲元素的运用来说 , 全片超过一半的人物形象都借鉴了戏曲造型 。
袁公白袍红脸 , 连鬓长须 , 浓眉凤眼 , 额上弦月印记 , 酷似京剧中的关公 。
在气宇轩昂之余又加入几分仙风道骨
蛋生参照京剧中的娃娃生 , 脸蛋浑圆 , 面中红晕 , 发髻整齐 , 稚气未脱 。
举手投足间透着“天才少年”的灵气
而那三只狐妖 , 蓝狐妖的脸谱是年轻的白面书生 , 虽身着书生衣裳 , 却头脑简单 , 好吃懒做 。
粉狐妖的脸谱对应京剧中的花旦 , 凤眼樱嘴 , 杨柳细腰 , 眉下一颗痣使她看起来“媚”中透着毒辣 。
老奸巨猾、无恶不作的黑狐妖呢 , 用京剧中的老旦形象来突出她的“奸”再合适不过了 。
除此之外 , 每个配角的形象也都有讲究 。
有借鉴了京剧丑角形象贼眉鼠眼的县令 。
连乌纱帽翅都是铜钱的形状
造型源于木偶玩具 , 全身上下都由圆木构成的皇帝小儿 。
身体浑圆 , 双手摇摆 , 眼珠乱转 , 活像一只不倒翁的府尹大人 。
生旦净末丑聚齐 , 这在中国原创动画史上可谓是一大创新 。
影片中更是不乏中国人熟悉的民俗意象 , 比如令小皇帝惊叹的戏法 , 就加入了著名的汉族民间乐曲《百鸟朝凤》的片段 。
此外 , 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等民俗娱乐项目也都悉数在电影中展现 。
丰富的民族元素被运用到了极致 , 《天书奇谭》用中国本土化的艺术符号 , 贴切自然地传达了根植于宝贵传统文化的中国气派与中国精神 。
就算没有家喻户晓的传统神话故事背书 , 只看一眼画风 , 也能知道它出自中国动画匠人之手 。
《天书奇谭》38年
上个世纪的上美影 , 可谓群英荟萃 。
来自中国各大美院、各个专业的年轻人在这里大展拳脚 , 创建了一个屹立于东方的动画王国 。
早在《天书奇谭》诞生(1983)之前 , 上美影就已经成功制作了大批脍炙人口的动画作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