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林场|瞭望|这对夫妻做塞罕坝林场的眼睛23年,血水、汗水、泪水都流过……( 二 )


2003年 , 随着检查站扩建和交通条件改善 , 交道口不再设夫妻检查站 , 刘军转为一名护林员 。 2008年 , 林场小光顶子山望火楼夫妇退休 , 急需新人顶上 。 林场领导找到刘军夫妇 , 他们把女儿送到寄宿学校 , 一头扎进望火楼 , 一守又是十三年 。
“林二代”的期盼
在塞罕坝林场千层板分场海拔1900米的月亮山上 , 一座孤零零的建筑赫然映入眼帘 , 刘军、王娟夫妇就在这座望火楼里防火瞭望 。
在防火紧要期 , 他们每天对望火楼周围近20公里范围内的森林进行定时瞭望 , 每15分钟向林场防火指挥部通报林区火情 , 在重点时期夜间还要每1小时通报一次 。
他们日复一日的坚持 , 让塞罕坝始终在安全状态下 , 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 尽管每次通报都是“一切正常” , 但夫妻俩的瞭望工作从未懈怠 。
王娟没想到的是 , 刚到望火楼的生活 , 比在检查站还艰难 。 2015年之前 , 消防车负责往山上望火楼送水 , 存在简易水窖里 , 一车水吃一年 。 直到前几年山顶打了深井 , 吃水问题才解决 。
交通不便依然困扰着他们 。 从望火楼到最近的乡有20公里路 , 刘军10天左右下一趟山采购生活用品 。 为便于保存 , 他们专买不易坏的土豆、白菜、洋葱等 。 大雪封山时 , 林场场部送吃的也只能送到山梁下 , 夫妻俩再一点点背上来 。
每年十月 , 塞罕坝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 , 到屋外旱厕方便都要下好几次决心 。 “尤其是夜间 , 狂风在林间呼啸 , 感觉人都能被刮走” 。
如今这些困难已成往事 , 塞罕坝所有望火楼条件大大改善 , 吃水、用电、上网都不成问题 。
与生活条件一同提高的 , 还有夫妻俩的工作经验 。 多年来 , 为确保及时发现火情 , 夫妻俩不断琢磨总结出一套鉴定经验:草燃烧是白烟 , 树燃烧是黑烟 , 雾起来发散没“根” , 树草燃烧有“根”……
塞罕坝百万亩林海凝结着三代塞罕坝人的心血 , 特别是在防火期 , 瞭望员每天神经紧绷 。 “有时睡觉梦到哪儿着火了 , 可就是打不出去电话 , 就给急醒了 。 ”王娟说 。
2018年 , 夫妻俩由小光顶子山望火楼调往现在的月亮山望火楼 。 这里是塞罕坝林场攻坚造林区 , 树苗都是在土层瘠薄、岩石裸露的阳坡上栽植成活的 。
“刚来时小树苗才半尺高 , 现在都已经一米多高了 。 ”现年51岁的刘军是塞罕坝的“林二代” , 他期盼着这片幼林早日成为一片新林海 。
森林安全背后的取舍
因工作需要 , 刘军夫妇唯一的女儿一出生就被送到了500公里外的姥姥家 。 10岁时 , 孩子才被接回到围场上小学 , 而且是寄宿制学校 。 学校假期正是防火紧要期 , 孩子只能待在学校或到亲戚家暂住 。
刘军夫妇最长的一次两年没下山 。 女儿从没当面抱怨过 , 但直到独自去外地读大学后 , 在一次视频聊天中 , 当王娟试探着问她:“你一个人在外地 , 想家吗?”
“不想 。 ”她沉吟了一会儿说 。
“为什么不想?”王娟问 。
“从小你们就没有管过我 , 我想你们干啥?”女儿反问 。
那一刻 , 夫妇俩再也抑制不住满心的思念和愧疚 , 泪如雨下 。
如今 , 女儿大学毕业在围场找了工作 , 去年中秋节还到望火楼与他们共同度过 , 一家人其乐融融 。
“在望火楼里孤独寂寞时 , 难免想起孩子和老人 , 心里就很难受 , 忍不住想哭 ,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 其他望火楼里的同事、其他岗位上的同事也和我们一样 , 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 这是我们该做好的本职工作 。 ”说到这里 , 这位略显木讷的中年汉子重回坚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