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话屋 相声界恩怨之京津之争:积怨颇深,连马三立都压不住
【情话屋 相声界恩怨之京津之争:积怨颇深,连马三立都压不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相声起源于北京 , 发祥于天津 。 旧社会艺人扬名立万要去北京天桥 , 艺压当行人就得奔天津三不管 。 有部老电视剧叫《天桥梦》 , 说的是评剧大师小白玉霜的故事 , 对旧社会艺人混天桥的情形有个大致的描述 。
两地的区别:天桥什么人都能去 , 用现在的话说叫“雅俗共赏” , 三不管穷人去 , 家里有俩糟钱的不去那地方 。 那地方有太多“不雅”的东西 , 唱小曲儿的白天唱戏晚上接客 , 挣得是皮肉钱 。
因为生态不同 , 所以两地的艺人有一些恩怨 , 主要是京系艺人看不起天津艺人 。 1988年马三立收徒姜宝林 , 后者的一段讲话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
这段录音B站有完整版视频 ,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一下 , 马老也有20多分钟的讲话 。
姜宝林主要谈了两点 , 基本都是围绕“京津之争”展开的 。 先是说到拜师马三立的事情 。 姜宝林称自己宣布要拜马三立先生为师的时候 , 北京有些同行表示不满 , 说为什么要拜一个天津艺人作师父 , 北京没人了吗?
姜宝林的回应很有意思:你要辈分比他高我也可以拜你 , 对方这才不言语了 。 两地艺人积怨之深 , 连马老都压不住 。
第二点是说1986年第一届相声大赛 。 姜宝林直言不讳 , 说几十个作品只有两个是真正的相声 , 一个是马志明的 , 一个是谁的听不清楚 。 有些艺人抱着吉他上台 , 唱两首歌凑个七八分钟就算完事 , 这种就不叫相声 。
讽刺的是 , 这种作品因为迎合潮流体现了时代精神 , 得分还往往不低 。 对此姜宝林表示很无奈:咱说了不算 。 谁说了算?评委们 , 主要是北京那帮人 。
姜宝林的意思是唱可以 , 但不能喧宾夺主 。 相声的核心还是“说”跟“逗” , “唱”跟“学”只能是点缀 。
姜宝林的这段话牵扯了一段60多年的恩怨 。 1957年张寿臣在天津剧协大会上公开发言 , 指出相声界存在“重唱轻说”的现象 , 兵锋直指京系艺人 。 寿老的发言得到包括马三立赵佩茹在内的天津同行的一致赞同 。
张寿臣的这段发言很快见报 , 北京的同行们不乐意了 。 以高德明为首的京系艺人针锋相对 , 对张寿臣的三个观点一一做了驳斥 。 北京的艺人嘲讽张寿臣马三立 , 说“要是有嗓子也能唱” 。
这事当年闹得很大 , 差点引发了一场京津两地艺人的大乱斗 , 最后张寿臣不得不出面澄清 , 说自己不是那个意思 , 是记者断章取义 。
其实张寿臣不用“澄清” , 他的态度一直很明确 。 40年代侯宝林南下闯天津 , 张寿臣私下就表达过不满 , 认为侯唱得太多 , 算不上相声 。
相声界公认的捧逗双绝 , 被郭德纲誉为“亘古一人”的名家赵佩茹 , 他的态度就值得玩味了 。
赵佩茹应该算天津艺人 , 师从张寿臣 , 艺术高光期在天津活跃 。 但是赵佩茹似乎更倾向于京系相声 , 反而对津门相声颇有微词 。
赵佩茹有个徒弟叫高英培 , 在天津是出了名的火档 。 赵佩茹偶然间在电台听了高英培一段相声 , 没听完就跟工作人员说“演完了 , 让英培来我家一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陈阿娇 豪门贵女陈阿娇输给一介歌女卫子夫,只因没真正读懂“金屋藏娇”
- 窝里拉窝里尿!上海男子失恋后没出过门,屋内无处下脚蟑螂满地跑
- 港大硕士放弃高薪,与妻子蜗居乡下22平米小屋,13年没买过新衣服
- 婆婆非常小气该怎么办?婆媳二人长期处于同一屋檐下 和小气的婆婆处理关系的方法是什么?
- 情侣之间;最肉麻的套路情话,撩得她小鹿乱撞
- 情话 余生,致我最在乎的人!
- 海洋情感小屋 晚安心语一句话正能量励志说说,暖心暖胃文案
- 情话|男人说爱你,相处中却不主动,原因很现实
- 其实 情商高的女人,会用这4句情话来牢牢抓住一个男人的心
- 男女之间的交往 男人说这几句情话时,女人最无法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