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阳的情感心情 民国农村探案:雨夜一家被困树上,稚童看出端倪,由此引出凶杀案( 四 )
一个村民突然脑洞大开 , 问了这么一句 。
大家都皱眉 , 郭全有想想感觉不可能 。 假设这二人是人贩子 , 他们拐了这个小女孩儿 , 两个淹死者却是身强力壮的男人 , 他们两人对两人 , 且这边还有潘巧红一个女人 , 会落下风?如果被淹死者是孩子的亲人或者父亲叔叔 , 孩子看见会无动于衷?
另外 , 大家不要忘了 , 打捞出那两具尸体时 , 两具尸体是什么样子?他们是在打斗 , 一个掐着对方脖子 , 另一个抓着双方腿间 , 一副想要置对方于死地的样子 。
如果他们是一伙的无赖 , 会这样跟自己的同伙打吗?如果他们是一起追人贩子的女孩儿家人 , 他们的敌人就是马焘和潘巧红 , 他们有什么理由互相打斗?
事实的确如此!
众人不由得一阵头疼 , 这救了一家三口 , 本来是件大好事 , 可现在竟然救出了一肚子疑惑 , 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 他们心里没有半点谱 , 就此放三人走 , 他们不甘心 , 怕万一马焘是个歹人 , 那岂不是把女孩儿和妇人推进了火坑?可不让走的话 , 他们又搞不清这其中的缘由 。
既然不让人家走 , 就得有个合理的理由 , 而且还要管对方吃饭 ,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 谁家能有管别人三口吃饭的闲粮?
全都没了主意的人们看向捣蛋大王郭全有 , 郭全有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 给众人说出了自己的分析:
首先 , 马焘肯定认识潘巧红 , 因为他能熟练说出潘巧红的名字 。 可是潘巧红却并不一定知道马焘 , 这一方面说明他们并不是一家人 , 另一方面又同时说明他们不是一对人贩子 。
试想想 , 假如他们是一对人贩子 , 会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吗?
其次 , 这两人不知道什么原因逃到了一棵树上 , 但两者的目的并不一样 , 或者说两者是在无奈之下逃上了一棵树 。 而且在救他们时有一个非常让人不解的地方 。
假设是一家三口 , 被困水中 , 边上出现了一棵树 , 大人们会怎么想?首先想到的会是孩子 , 他们会把孩子先送上树 , 自己再说活命 。 大部分的大人都会先保孩子的命 。
但是这一家三口呢?被救时 , 马焘在最上面 , 孩子在中间 , 妇人在最下面 。 如果说要让上面有个大人好向上拉孩子 , 那也该是潘巧红在最上面 , 孩子在中间 , 马焘在最下面 。
现在完全反了过来 , 最大的可能就是 , 误入水中发现被困 , 马焘先爬上树求生 , 潘巧红将孩子顶了上去 , 自己爬在最后 。
所以 , 马焘在危急时刻并不在意潘巧红和孩子的死活 , 假如他知道潘巧红的名字却又跟她不是一家人 。
可不可以是这么个可能 , 马焘其实是在追潘巧红 , 所以他知道潘巧红的名字 。 虽然是追 , 可危急来临时 , 他根本不管潘巧红的死活 , 自己先活着再说 。
不是一对人贩子 , 说自己是一家人 , 但种种迹象表明他们并不是一家人 , 下面还有两个死人 , 幸存者又相互说谎 。 这简直就让村民好奇死了 , 同时一个个都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 可惜的是那小女孩儿不会说话 , 假如会说话 , 她也许能告诉村民们究竟是怎么回事 。
郭全有眼珠转来转去想出个主意 , 他对着村民们耳语了一阵 , 村民们先是诧异 , 后来频频点头 。
村里妇人们正在安慰潘巧红 , 郭全有全身是泥 , 脸红脖子粗的走了进来 , 嘴里骂骂咧咧 。
“你个龟孙孩子 , 身上怎么这么腌臜?被人推泥窝里了?”
有妇人笑骂他 , 郭全有一甩脑袋:“这么大雨 , 二叔非让我去报案 , 说村里出现了两个死人 , 不报案不行 。 我才不去呢 , 结果二叔生气把我推水里 , 真是倒霉他爹哭倒霉——倒霉死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