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 豆瓣9.1,她比周迅还强( 二 )
在这样的情势下,毛主席下令启动了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 。
于是从1969年起,39岁的北京中医研究院的研究员屠呦呦临危受命,成了项目研究中的一员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研究工作困难重重,经费不足、人力不足,一切必须从零开始 。
但,在从小就“认定什么,就一定要做到”的屠呦呦心中,就没有“退缩”一词 。
她一头扎进了研究之中 。
首先面对的就是寻找有效的抗疟药物 。
原先药方常山碱的毒副作用无法攻克,新的药物临床试验又失败,路该往哪里走?
文章图片
不服输的屠呦呦决定从成千上万本的医书古籍中,寻找有效的方子 。
这无异于大海捞针,但大海捞针也要“捞” 。
三个月的时间,她搜集到了2000多个中医药方,并结合西医,选取了600多种方子,作为筛选新药的依据 。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她还深入到民间,四处寻找流落的秘方,请教老中医老专家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苦心人,天不负 。
终于,确定了“青蒿”作为研究方向 。
但提取方式又出现了问题 。
后来,她在东晋医药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看到一句话:
【周迅 豆瓣9.1,她比周迅还强】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
文章图片
屠呦呦恍然大悟,或许不能加热青蒿,温度过高会破坏青蒿的药效 。
于是屠呦呦迅速转变思路,尝试用低沸点的提取方式 。
文章图片
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第191次实验终于成功了 。
“第191号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实验室沸腾了 。
这是从0到1的巨大突破,它成为打开青蒿素宝库大门的一把钥匙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接下来,就是毒性试验和临床检验 。
当时全国都在搞运动,生产瘫痪,没有药厂提供支持 。
屠呦呦就干脆在实验室放七口装有乙醚的大水缸,用来浸泡青蒿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相亲|豆瓣9.1,这部韩剧真好看!
- 周迅 周迅《朗读者》中回应年龄焦虑:有一种女人,永远不怕衰老
- 在中文互联网社区里 从豆瓣小组看当代年轻人的五个特质
- 国王排名 豆瓣9.3分《国王排名》大热,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活得“波吉”一点
- 豆瓣8.0《无敌破坏王》:你想打破一成不变的生活吗?
- 周迅 同样是离婚,周迅比黄磊差在哪?
- 周迅 聊一聊周迅、张柏芝、李嘉欣、王祖贤
- 周迅 谈过8次恋爱,被曝婚变的周迅:我自在人间
- |周迅、黄磊《小敏家》:中年人的爱,到底有多苦?想得却不可得!
- 陈卓|《小敏家》:黄磊和周迅的3个细节,揭露爱情里最重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