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由于各地的降水和地形特点都是不同的,所以各地暴雨的标准是不同的 。暴雨天气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的,那么,暴雨天气要注意什么?暴雨天气出行应该注意什么?下面就跟朋友们来讲讲 。
暴雨天气要注意什么
1、预防雷击,电器断电不淋浴;接到暴雨预警后,尽量不外出 。同时,拔下家中电器电源插头,止防电视、电脑等引雷 。
2、预防霉变,家具食物是重点;卫生间、厨房场所用水后要及时除水,拖干地面水渍 。
3、预防回潮,换洗衣物常烘干;连续暴雨,衣物难干,总会有潮湿感,不仅影响穿衣舒适度,严重的还会发霉,不利人体健康 。日常换洗衣物洗后可以用烘干机烘干,或在衣物快干时用吹风机或电扇帮衣物挥发剩余水分 。
4、预防摔倒,地面返潮少外出;暴雨天屋外积水严重,还可能导致井盖被冲开,部分路段塌陷,因此涉水时要仔细观察路面,少去不熟悉的路段 。
5、雨天外出建议穿雨靴 。穿雨靴或不透气鞋袜等也容易造成真菌滋生、蔓延,应每天换袜子,常刷鞋 。以上就是暴雨天需要注意的事项,当然还有很多要注意的东西,总之一切要注意安全 。
暴雨发生的季节与分布
中国是多暴雨的国家,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几乎都有暴雨出现 。冬季暴雨局限在华南沿海,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 。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面积广、暴雨量也大 。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暴雨强度很大 。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 。夏秋之后,东海和南海台风暴雨十分活跃,台风暴雨的点雨量往往很大 。
中国属于季风气候,从晚春到盛夏,北方冷空气且战且退 。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形成一场场暴雨 。中国大陆上主要雨带位置亦随季节由南向北推移 。华南(两广、闽、台)是中国暴雨出现最多的地区 。从4至9月都是雨季 。6月下半月到7月上半月,通常为长江流域的梅雨期暴雨 。7月下旬雨带移至黄河以北,9月以后冬季风建立,雨带随之南撤 。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中国暴雨日及雨量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山地多于平原 。而且东南沿海岛屿与沿海地区暴雨日最多,越向西北越减少 。在西北高原每年平均只有不到一天的暴雨 。太行山、大别山、南岭、武夷山等东南面或东面的坡地,都是这些地区暴雨日的中心 。
暴雨天气出行应该注意什么
步行出行时,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路面有漩涡、突泉时记得绕行,避免跌入其中 。要远离路灯杆、 信号灯杆、 空调外挂机、落地广告牌等金属物,以防出现电路浸泡后漏电的情况 。
不要贸然涉水前行,在经过自己不熟悉的路段时,要特别当心积水下的不安全因素,时刻注意积水周围水流情况,防止掉入下水道或坑洞中 。
下雨时如果伴有雷电,在避雨时,要尽量找到安全的建筑物避雨,最好保持身体干燥,切记不要在树下、电线杆下避雨,如果手中的雨伞带有金属,也要特别注意 。当然,雷雨天气下,手机是绝对要避免在户外使用的 。
不要在大型老旧建筑物体或建筑工地的临时围墙处躲雨 。如果发现路边有电线断落在水中,千万不要自行处理,最好及时拨打电话报警 。
发现有人在水中触电倒地,不要急着上前搀扶,要在采取紧急措施后再对触电者进行抢救 。如电线不巧落到离自己很近的地方,用单腿跳跃离开现场 。
骑车出行时,要减速慢行,尤其遇到下坡路时,要提前减速小心骑行; 遇到行人要减速让行,以免造成意外;选择合适的雨衣,注意观察路况,避免雨衣遮挡视线;避开积水深、水面浑浊的地段;不要撑伞骑行,一手撑伞一手骑行,不便操控,遇紧急情况难以刹车 。骑电动车出行时,发现有加速异常、漏电、电量显示异常等问题,要立即切断电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涠洲岛7月份有台风吗 7月份去涠洲岛有哪些要注意的
- 怎么教育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
- 杨梅没有盐水怎么处理 杨梅为什么要用盐水泡一泡
- 怎么培养活泼的性格
- 翡翠手镯怎么查询价格
- 为什么大暑当天要吃狗肉 有什么说法吗
- 小暑要吃饺子吗 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
- 小暑需要预防哪些疾病 过度使用空调易患空调病
- 小暑时需要注意的养生知识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 刚买回来茶花怎么种植 刚买的茶花要怎么栽种能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