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话屋 牛群冯巩裂穴之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为相声“子母哏”的最高峰 , 牛群、冯巩这对黄金搭档见证了电视相声的辉煌与没落 。 两人首次合作是在1989年 , 表演的《生日祝辞》令人印象深刻 。
之后两人成为固定搭档 , 连续上了11年的春晚 , 成为最受老百姓喜爱的相声演员 , 人气不输赵本山、陈佩斯、马季、姜昆等超级笑匠 。
1999年两人第11次登上央视春晚 , 合作的《瞧这俩爹》荣获“相声及其他类节目”一等奖 。 没想到这一次竟成了绝唱 。
2000年春晚 , “改革”出现新气象 , 冯巩换了新搭档 , 牛群串了个场匆匆下台 , 令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目瞪口呆 。 老百姓始终想不明白 , 这么优秀的搭档怎么说散就散了呢?
要搞懂牛群冯巩裂穴之谜 , 首先要清楚两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
合作之谜
早在1988年大火之前 , 牛群就是圈里出了名的写手 。 李文山评价牛群“长于创作 , 弱于表演” 。 成名作《领导 , 冒号》就是牛群创作的 , 之前的《威胁》《训夫》《妻子的褒贬》也都火爆一时 , 这些杰作都出自牛群之手 。
阻碍了牛群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固定搭档 。 姜昆曾经跟牛群讨论过这个问题 , 牛群的意思是“结活对” , 逮着谁跟谁来一段 , 即使李文山这样的“大量”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合作 。
冯巩跟刘伟是固定搭档 , 在师父马季眼里 , 这俩人是珠联璧合 , 前途无量 。 转折发生在1988年 , 经商潮席卷全国 , 刘伟觉得说相声发不了财决定去澳洲发展 , 冯巩只得寻觅新搭档 。
1988年春晚后台 , 冯巩跟李文山透露了这一想法 , 说想跟牛振华合作 。 李文山认为冯巩长于表演 , 应该找一个创作力强的伙伴 , 这句话相当于暗中给牛群冯巩牵了线 。
同年拍电视剧《那五》冯巩与牛群结识 , 两人越聊越投机 , 决定合作一段时间试试效果 , 这一试就是11年 。
这就是牛群冯巩结对的始末 。 牛群没有伤害李文山 , 两人本来也不是固定搭档;冯巩也没有伤害刘伟 , 是刘伟心猿意马导致组合解散 。
【情话屋 牛群冯巩裂穴之谜】裂穴之谜
直接原因是两人创作力的枯竭 。
牛群冯巩表演的相声 , 不少都是两人共同创作的 , 如《亚运之最》《最差先生》等 。 资深相声迷应该能看出来 , 从1997年开始 , 两人的创作力就濒临枯竭 , 到1999年的《瞧这俩爹》已经是明显的强弩之末 。
这里有个一般规律:相声演员一旦开始玩“解构” , 基本上说明没什么创作灵感了 。 卢鑫玉浩如此 , 牛群冯巩也是如此 。 97年的《两个弄潮儿》效果虽好 , 仔细看其实根本没内容 , 纯粹玩结构也只凑了五六分钟 , 说明实在是没东西了 。
《瞧这俩爹》抖了一些烂包袱 , 主要集中在牛群身上 , 什么诗朗诵、《大板桥的姑娘》 , 基本上跟挠人胳肢窝没什么区别 。
根本原因是“倒三七”的表演形式不符合相声规律 。 “子母哏”本质上是“倒三七” , 发展到最后包袱都会集中到捧哏身上 , 逗哏的沦为鸡肋 。 这种表演形式 , 从“基因”上就跟相声这个行业不能兼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陈阿娇 豪门贵女陈阿娇输给一介歌女卫子夫,只因没真正读懂“金屋藏娇”
- 窝里拉窝里尿!上海男子失恋后没出过门,屋内无处下脚蟑螂满地跑
- 港大硕士放弃高薪,与妻子蜗居乡下22平米小屋,13年没买过新衣服
- 婆婆非常小气该怎么办?婆媳二人长期处于同一屋檐下 和小气的婆婆处理关系的方法是什么?
- 情侣之间;最肉麻的套路情话,撩得她小鹿乱撞
- 情话 余生,致我最在乎的人!
- 海洋情感小屋 晚安心语一句话正能量励志说说,暖心暖胃文案
- 情话|男人说爱你,相处中却不主动,原因很现实
- 其实 情商高的女人,会用这4句情话来牢牢抓住一个男人的心
- 男女之间的交往 男人说这几句情话时,女人最无法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