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美一 父母住院想要儿子照顾反被怼:你们不是说自己有钱过好晚年吗?( 三 )


她和伯父未退休前是国企的领导 , 只有堂哥这一个儿子 。
按理说 , 像她这样条件的家庭肯定会反对儿子找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女人(堂嫂来自小县城 , 父母普通工人) , 然而 , 她只叮嘱了堂哥一句“你自己的婚姻自己负责!选择了就要好好经营下去” , 便不再干涉 。
伯父和一些亲人曾抱怨过伯母不操心自己儿子的婚事、太轻率 , 对此 , 她倒是很坦然:又不是我和儿媳过一辈子!只要女方人品端正、家风好 , 踏踏实实过日子 , 我儿子看得上 , 我也没什么好说的!我若是强硬拆散他们 , 只会让儿子反感 , 我也落不到一点儿好!何必呢!
堂嫂婚后一年打算要孩子 , 理由是想让伯母早点抱孙子 , 未曾想 , 伯母听说后反而建议她 , 如果可以 , 再等两年也不迟 , 只有两个人多一点了解和磨合 , 有了孩子后才不会有太多的矛盾、分歧 , “当然 , 你们也不是为我生的孩子 , 是为你们自己!只要你们自己做好了准备 , 想生随时都可以 。 ”
至于帮带孩子 , 伯母是尽量多出钱 , 有时间或者堂嫂需要时 , 她会过去帮忙 , 只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太多心力去照顾孩子 , 也不想太过勉强 , 而且还担心和堂嫂住在同一个屋檐下 , 婆媳关系会远香近臭 。
或许 , 正是因为伯母这种“看得开、不强求”的生活方式 , 这些年 , 她和堂嫂虽然有过不快、摩擦 , 但终究以真心换得真心 , 都能在彼此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
这 , 其实也是一家人应有的态度:你有能力时扶持我一下 , 那么你有难处时 , 我也能指望得上 。
04
所以 , 我发自内心地觉得伯母说的话很有道理:人啊 , 纵然是再有钱傍身 , 也要学会和身边的人经营感情 。
就像伯母和她所说的那两个老人 , 其实 , 他们的“遭遇”很类似 , 只不过 , 因为选择了不同的面对方式 , 晚年就有了不同的“待遇” 。
很多人都会认为 , 只要有钱 , 到了晚年就能万事大吉 , 身体不适时可以请保姆、找护工 , 或者进养老院 , 怎么舒服怎么来 。
这样想也没错 , 毕竟 , 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
但是 , 有了钱就真的能换来晚年的幸福吗?就真的能有预期中的那么快乐吗?
我不否认生活中有好的保姆、护工 , 但是外人拿钱办事的“有钱无情”和自己人用心呵护“有钱又有情”的晚年生活 , 质量真的不一样 。
因为 , 人到了晚年 , 除了身体上需要呵护 , 精神、心灵上也需要安慰与寄托 , 谁不想到老的时候 , 家里能热热闹闹的、有温度呢?
也有人觉得“养儿防老” , 晚年肯定要靠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儿子 , 因此会盲目“排外” , 把儿媳放在不起眼的角落 。
儿子孝顺父母的确是应该的 , 但是大多时候 , 还是需要儿媳去“辅助” , 毕竟 , 多一个人的关注就能多一份保障 。
就像那两位老人 , 其实也不只是他们 , 遇到急事时 , 儿子一时赶不到 , 若是二老和儿媳有点儿情分 , 儿媳至少可以救救急 , 总好过老两口独自忍受着煎熬 。
我们常说:做人留一线 , 日后好相见 。
其实 , 一家人之间更需要如此 。
不要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宝贝、能指望得上 , 碍不着“外人”什么事儿 , 有时候 , 往往最难的时候最需要“外人”能帮一把 。
真的 , 一家人不求刻意去讨好 , 只要和和气气、表面过得去 , 大家“有来有往” , 才会更有人情味儿 。
这样 , 不仅不会为难子女 , 更不会为难晚年的自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