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 双11,美妆的核心阵地改变了吗?( 二 )


一考验的是持续增长的能力 。
拿护肤中最常见的品类——面膜来举例 , 面膜是抖音平台的销量“扛把子” 。 2022年 , 面膜在抖音平台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63% , 达132亿元 , 在电商渠道中占比35.6% 。
但仔细留意就会发现 , 在大部分品牌自家自播的直播间中 , 面膜的销量都比较惨淡 。

(图 / 摄图网 , 基于VRF协议)
有的品牌想不明白 ,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事实上 , 面膜是一种常规消耗品 , 通常在抖音达人直播间充当的角色是引流产品 , 一个美妆主播的直播间面膜价格越低 , 福利就越“给力” , 所以面膜在抖音达人直播间中的销量非常大 , 但对品牌的持续增长来说 , 意义非常局限 。
同时 , 品牌选择内容平台还有一个更大的风险 , 即推广成本高、推广逻辑复杂 。
有很多商家自己发布的视频因带有明显的诱导指向 , 通常会被限流 , 起号门槛很高;好不容易起号后 , 又需要大量投入付费流量 , 虽然播放量和点赞提升了 , 但收益转化并不稳定 。
二是对品牌价值的塑造能力 。
内容电商平台的流量打法更多聚焦在当下的转化 , 变现虽快 , 却终究难以建立品牌心智 , 使消费者产生复购行为 。 虽然抖音有海量用户和创作者 , 大部分用户是奔着种草去的 , 很难形成“拔草到收割”的生态闭环 。
甚至一不小心选错了主播和直播间 , 也可能为品牌带来风险 , 让品牌受到致命一击 。
最近“疯狂小杨哥”的徒弟“红绿灯的黄”在一场直播中 , 手中拿着印有圣罗兰品牌标识的气垫 , 扮丑搞怪 , 被不少网友质疑太过低俗 。 直播结束后 , 有网友在YSL圣罗兰美妆官方账号评论区吐槽主播带货风格不符合品牌形象“680元的YSL高定气垫看起来就像9块9 , 不想买了 。 ”
美妆品牌的调性、服务、品牌定位跟产品息息相关 , 盲目流量带货可能会反噬品牌 。
天猫平台则有着另外一套品牌建设的逻辑 。 在2022年 , 天猫就提出了“从交易到消费”、“从流量到留量” , 并同步强化全域运营布局;今年 , 阿里妈妈又提出了经营三中心:店铺、内容、直播三中心全局发力 。
也就是说天猫能够从基础运营、品牌增长模型和方法论 , 到策略打法 , 为美妆品牌构建一整套品牌转型升级的链路 , 帮助品牌实现全生命周期经营和确定性增长 。
不少品牌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 今年在抖音销量不错的韩束 , 在双11转投了天猫怀抱 , 品牌官方没有参加抖音双11的满减等促销活动 。
可以说 , 天猫给美妆品牌提供的不仅仅是阵地 , 更是电商方法论和品牌价值的爆发 。 解决持续增长 , 而不是昙花一现 , 不仅仅抖音需要解决 , 也是每家想入局电商平台未来需要面对的问题 。
而在这些问题上 , 天猫显然有更丰富的应对经验 。
3、越是消费新需求 , 越需要下苦功夫用户的时间是有限的 。 而天猫无论是跟抖音的竞争、还是跟其它平台的比拼 , 本质都是在双11期间抢夺用户市场 , 以促进更多的交易机会 。
但不管哪种形式 , 电商领域关键还是用户和商户的双向体验 。 这个过程中 , 越是新需求 , 越需要下苦功夫 , 很多玩家和平台都忽略了一件事:表面上看是“抢地盘” , 实际上还要看“挖地道”的能力 。
在今年的双11 , 天猫直接喊出了“全网低价”的口号 , 就是天猫的能力和诚意 。

(图 / 淘宝)
美妆护肤赛道的属性决定了大多数品牌拥有完善的价格体系 , 即使在大促 , 尖货爆品也不会轻易让出标价 , 自降身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