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海子初恋女友嫁作他人妇,几番打击后他大喊:我受不了了( 二 )
但海子没想到,他只猜中了自己未来的一半,那就是努力奋斗有,锦绣前程无 。
刚一入学,人生就给海子使了个“绊” 。
在北大,海子未能如愿就读他报考的中文系,他被调剂到了并不感兴趣的法律系 。
北大79级法律系是北大当时最大的一个系,拥有200多名学生,身份五花八门:有下乡知青,有退伍军人,有应届生,而少年神童只有海子一个 。
年龄最小、天资颇高的海子,让同学们对他的观感十分矛盾:既敬佩又疏离 。
大家既敬佩他小小年纪,凭本事一举从贫困的乡下考上全国最高学府,又觉得跟这个15岁的农村少年无话可谈 。
文章图片
多少年后,同学们回忆起海子读书时留给他们的印象,女同学说:听说他当时特别穷,睡觉没有褥子,把被子两边缝起来,一半当褥子,一半当被子 。
男同学说:成年男生在宿舍聊天,海子走进来听,我们赶紧把他轰走,说:滚!滚!滚!这话题不适合你听 。
也许海子同学的这些举动并非出于恶意,但这种有意无意的孤立,对性格敏感的海子来说,绝对不是一种愉快的经历 。
既然人际交往备受阻碍,海子只能专注于学业 。
大学期间,海子不但法律专业课优秀,还广泛阅读,大量吸纳各学科门类知识 。
连“孤立”海子的同学对他的学识都非常钦佩,评价他:知识渊博,聪慧过人、学贯文理、思想深邃 。
文章图片
海子在北大的毕业论文,写的还是关于黑格尔法哲学方面的文章 。论文写得非常精彩,负责答辩的北大教授专门点名表扬了海子的这篇论文 。
但兴许是太过才华横溢,在北大读书期间,海子有的除了孤独,还是孤独 。
文章图片
孤独的政法大学老师
1983年秋到1989年春天,海子蛰居在在距北京城60多里地的小城昌平 。
之于外界,他是北京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的美学老师 。
之于自己,他是诗人 。
在昌平居住的7年间,海子共创作了200多万字的诗歌、小说、合唱剧 。
那些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梦为马》等都是在此期间完成的 。
“土地、河流、青草、飞鸟、野花……”是海子诗作中常提及的元素 。
沉浸在诗歌的海洋中,海子对尘世间一切美好事物都发出由衷的赞美和眷恋 。
清醒在现实的事务中,海子用瘦弱的肩膀扛起接踵而来的成年人应付的责任 。
文章图片
安徽乡下父母和3个弟弟还要他供养、在法大本部的女友要时常联络感情、要对自己的学生负责、要与诗友们联络、要处理好跟教研室同事们的关系……
这些纷繁事物,对于这个参加工作时才19岁的男孩,兴许显得有些沉重 。
但海子极力做到最好 。
他会承担家庭责任 。每到开工资的日子,他会先拿出2/3寄给父母,而自己仅用剩余的一点钱维持生活 。
他把女友放在心上,时常端详女友的照片,还把爱恋写进诗里 。
他投入热情教学,以致在法大开讲的美学课,每次都座无虚席 。
但是,这位19岁的男孩,独自面对社会,也有他无所适从的地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过半百后 61岁老人选择和初恋再婚,两年不到却后悔不已
- 诗歌|世间五味俱全,可我只想要你一个人给的甜
- 房思琪 那青春的疼痛,让初恋不再是乐园,愿“星星”不再是下一个房思琪
- 初恋|为什么女生忘不掉她“第一个爱上的男人”?
- 初恋女友 初恋女友对我有恩,我想帮她,却遭老婆反对,我该怎么办?
- 陈慧琳|陈慧琳:嫁相爱16年初恋,41岁生二胎,两个儿子是她的心头宝
- |诗歌世界丨文吉儿:假若重逢,我将何以回报
- 李吉林|诗歌|李吉林:我不渴望春天马上到来(外一首)
- 你的美好,在下一公里(诗歌)
- |你的美好,在下一公里(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