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和象征 端午节吃粽子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和象征 端午节吃粽子的文化内涵】导读: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就要到来了,这是我国传统节日,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端午习俗,有些地方可能会划龙舟,戴香囊,但是不会改变的就是我们都会吃粽子,那么你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和象征吗?端午节吃粽子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不知道的话,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和象征
端午节吃粽子有三种寓意,第一种寓意“光宗耀祖”,古代寓意“功名得中”;第二种纪念屈原;第三种表达对健康平安的美好希冀和向往 。
1、寓意中举
在古代的时候,想要出人头地,就一定要参加科举考试,并且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叫做中举,中举之后就可谋得一官半职,能够取得事业上面的成就 。因此在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吃粽子,其实有一举高中的意思,因为粽子的“粽”和“中”谐音,所以端午节会吃粽子,尤其家里高科考的人,一定会吃粽子 。
2、光宗耀祖
在古代家庭显赫,如果有一些政绩的话,是能够光宗耀祖的 。而粽子的“粽”和光宗耀祖的“宗”是谐音,有些相似,所以希望吃了粽子以后,家族的人能够获得一些成就,一些名利,能够做到光宗耀祖 。所以端午节吃粽子,不仅是品尝它的美味,更重要的是取个好兆头,希望吃了粽子之后,能够带来好运,能够有所作为,能够光宗耀祖 。
3、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当年屈原因为国家灭亡所以就投江自杀了,非常的悲壮,世人也觉得十分可惜痛心 。为了能够纪念这个伟大的诗人屈原,于是家家户户都用粽叶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儿去啃食,这样就不会侵害屈原的尸体,保护屈原的躯体 。所以端午节这天大家都会包粽子吃粽子,来纪念先人 。到了今天仍旧不会忘记祖先的付出 。
端午节吃粽子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吃粽子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就像其他传统节日、民间习俗一样,也是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 。比如端午节吃什么,做什么,南北各地就不尽相同 。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 。据传说,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 。
端午节食俗中除了全国各地共享的粽子之外,南方大部分地区喝雄黄酒,湖南常德、张家界等地还吃糍粑,江汉平原一带吃黄鳝,山东、江西等地吃茶叶蛋,河北地区吃印有五种毒物花纹的五毒饼等 。长江黄河以南人们包粽子都用竹叶,而北方地区多用芦叶 。这些均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 。
在端午的习俗中,消灾避疫、驱邪避魔是最原始的主题和最主要的动力 。例如喝雄黄酒,《白蛇传》里有一个情节讲的就是许仙听了法海的话,让白娘子饮雄黄酒,结果现出了原形 。这种建立在祛毒禳灾、保健康、求吉祥基础上的节日主题,自古便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
端午节习俗是人们对生命、自然、美好人格和幸福生活的歌颂和期盼 。它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转变而变化 。从对辟邪驱瘟主题、舍身报国或舍身救父等高尚人格的尊崇开始,逐渐又通过各种活动(吃粽子、赛龙舟等)上升为人类与自然、社会既和谐相处又主动调节的生活智慧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端午节这个传统的节日才得以长盛不衰 。
端午节之所以特别受到民众的喜爱,还源于人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的认同 。纪念屈原是端午节最鲜明的主题之一 。从抗日战争开始,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便采取诗会的形式纪念屈原,将诗会与赛龙舟活动相呼应,更能够体现中国古典的传统文化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