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 最被低估的影帝,他配得上吗?( 五 )


这个再寻常不过的细节设定 , 其实是他观察自己父亲后 , 得来的 。
他捕捉到了生活里的琐碎 , 理解透彻了再呈现出来 , 他够真实 , 人自然显得生动可爱 , “镜头摆在这 , 你就想看他” 。
范伟 最被低估的影帝,他配得上吗?
文章图片
范伟 最被低估的影帝,他配得上吗?
文章图片
图源:《耳朵大有福》
导演黄建新曾经试图概括范伟是如何做到的 , 最后讲了8个字:
“敏感、细微、体味、再现 。”
范伟的戏里 , 尽是这八个字 。
《不成问题的问题》他演一位农场主任 。
就连打牌这件事 , 也处理到极致 。
跟掌握着他命运的太太们打牌时 , 他常常是半低着头 , 说话的声音稳而轻 。
跟工人们打牌 , 他输一点、赢一点 。在工人眼里 , 他亲民极了 , 唯独说话时下巴不自觉往上抬 。
这些微的差异 , 将丁务源的性格暴露了个大半:圆滑中透着点无意识的“奴性” 。
范伟 最被低估的影帝,他配得上吗?
文章图片
范伟 最被低估的影帝,他配得上吗?
文章图片
范伟 最被低估的影帝,他配得上吗?
文章图片
图源:《不成问题的问题》
因为这部影片 , 范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金马奖最佳男主 。
得奖时许鞍华评价他:
“范伟表演非常可怕的地方在于 , 他演一个不能说是坏人的角色却诚恳到可怕 , 表演可以幽微到这个地步 。”
可惜 , 当年这条获奖新闻 , 并没有在互联网上激起太多水花来 , 媒体引用他自嘲的话 , 说他“爆冷”拿奖 。
渐渐地连“爆冷”的讨论声也变少了 。大部分观众的目光都集中在另一部影片——《七月与安生》上 , 金马奖上的双黄蛋 。
范伟 最被低估的影帝,他配得上吗?
文章图片
范伟 最被低估的影帝,他配得上吗?
文章图片
图源:我和我的家乡
可对于范伟来说 , 这些似乎和影片的名字一样都“不成问题” 。
回家放好奖杯 , 他的生活一切照旧 。
看书 , 外出采风 , 选剧本……
脱离了角色的范伟 , 没有那么多外放时刻 。
拍完戏他常常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呆着 , 很少参加社交聚会 。
有人不了解 , 说他假清高 。
但其实 , 还是因为他本身的敏感以及些微社恐在“作祟” 。
“我会瞻前顾后 , 会想我刚说的那句话是不是不太对 , 是不是伤人了 。怕出纰漏 , 让大家失望 。”
敏感中稍稍透出一点自卑 。
可这份自卑 , 于角色来说 , 未必是坏事 。
演员张译说得好:
“他演戏那么好那么成功 , 也许是跟这个自卑有点关联的 。只有自卑的人在生活当中 , 才会比较少的去讲话 , 把自己的能量、能力集中爆发在表演的那一刹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