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心是,如何理解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三 )


2.动态反馈的平衡状态 。有机整体会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它的各个部分必须能够实时地对其他部分的信息进行动态反馈 , 这些反馈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反馈会实时进行 , 并维持现有平衡或者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反之,则不能称其为有机整体 。很直观的例子 , 当人疲劳时,身体会自发地反映变慢,打哈欠 , 甚至是睡着,从而让人体的疲劳得到缓解 。一个家庭变故之前是一种平衡状态,变故之后,这种平衡被打破了,所有家庭成员都在其中作出反应,直到变故得到解决,或被所有人接受,从而达到另一种平衡状态 , 这样就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表现 。反面的例子 , 可能听说过某品牌的车子频繁发生后轴断裂的问题,就是因为轴的磨损或屈服,在一个很长的过程中是不能实时反馈状态的,只有等它断了 , 车子才知道,这显然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对外:
有机整体在面对外界影响时,会统一地做出反映 。而且,所有反馈都会是按照整体固有的属性,朝着其自认为对整体有利的方向而做出的 。
总结一下:要成为有机整体,必须在其内部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实时交互与动态平衡,在其外部表现为整体的统一 。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心是,如何理解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论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罗杰斯和马斯洛关于心理健康的…马斯洛与罗杰斯是对人本心理学贡献最大的两位心理学家 。
联系:
1、罗杰斯、马斯洛都认为精神分析学派过于强调病态的行为和过于以决定论作为人的价值基?。?缺乏了对行为的意义、正面的成长和发展的探索 , 因此决意创立一个全新的心理学取向,藉以强调正向的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价值 。
2、罗杰斯、马斯洛都同时又加入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 , 强调自由、个人决定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
区别:
(1)、主要贡献不同:
1、马斯洛在基础理论上的建树更重要,提出了更具奠基意义的理论,如需要层次理论、高峰体验和自我实现等理论 , 但他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较少 。
2、罗杰斯把人本心理学落实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上,在临床的实际操作做出极大贡献 。
罗杰斯提出的个人中心治疗和同理心等治疗理论,创立"求助者中心疗法",在人本主义的治疗中特别重视治疗师必须要有三个成分:真诚一致、无条件正向关怀与同理心 。
以其心理学思想作为基础 , 以突出学习者的中心地位为其核心,强烈冲击了传统的教育理论 , 大大影响了现代西方的教育 。
(2)、理论核心不同:
1、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 。
其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 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
马斯洛认为,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 , 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 。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 , 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 。
马斯洛认为人的本性是中性的、向善的 , 主张完美人性的可以实现性,是一种乐观主义的美学,但他离开社会实践谈审美体验、审美活动,有抽象、片面之嫌 。
2、罗杰斯关于自我的理论是罗杰斯人格理论的核心,也是其的心理治疗理论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 。罗杰斯认为,个体是完整的有机体的存在 , 是一切体验的发源地,且在自我实现倾向的驱使下成长与发展 , 其结果就是“自我”、“自我概念”的发展、扩充及实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