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创始人是哪三位,茅台创始人研发了多少酒( 四 )


2006年,国务院又批准将“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03年2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茅台酒”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
2013年3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调整“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称和保护范围 。
2019年6月12日,茅台集团宣布6月30日前停用“国酒茅台”商标 。
2019年6月29日,起正式更名为“贵州茅台” 。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的唐代,国境的西北和西南两大地区几乎同时出现白酒蒸馏技术 。其后宋、元、明三朝间,位于今大方县以东不足百公里的播州(今遵义)一带,制作白酒运用的就是这种普通酿酒技术 。明万历二十年(1600年),朱明王朝发动了平息播州土司杨应龙之乱的战争 。遵义境内农业遭受崩溃性的破坏 。而蜂拥而至的前后共0多万官兵,酗饮欢宴,播州白酒的消费量陡增 。
相对集中在茅台村的酒作坊主便被迫采用对整地窖酒醅进行多轮次发酵蒸馏取酒,其间掺入部分新原料的办法,以便充分利用酒醅中的淀粉含量,节省来源不足的高粱、小麦 。于是在茅台村酒作坊中产生出了一套“多轮次掺沙发酵蒸烤”茅台酒生产基础工艺 。
此后这里的各代酒师又相继创造了“堆积工艺”,使多轮次间掺入的新原料得充分发酵;有的酒师又把首次蒸馏得到的质量较差的酒液泼回酒液泼回酒醅使之在再次发酵中增香 。于是又产生了茅台酒生产的“回沙工艺” 。
之后,又有了高温制曲、大量用曲、端午踩曲、重阳下沙、陈酿及其他环节的技术 。大约发端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前后的茅台酒生产工艺,到清乾隆初年,历经一百多年初步臻于完备 , 并产生了一个独树一帜的白酒酒体,声名远扬 。从清朝末年起,因茅台酒声名日震,人口大增,遂改茅草村为茅台镇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茅台酒
茅台酒的前身

茅台酒创始人是哪三位,茅台创始人研发了多少酒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茅台创始人是王秉乾还是王立夫?王立夫 。
王立夫祖父王振发(1793―1857)于清道光年间在茅台创办著名商号“天和盐号”经营盐业 。
王振发由于商业往来需要用酒宴请客商或送礼,在茅台村黑菁子(地名:茅台观音寺社区)创办了“天和号烧房”,酿造当地人称的“茅台烧”宴请官绅和行商坐贾 。
自王立夫的祖父王振发经营盐业发迹始,王家成为茅台巨富 。到父亲王用兵时,王家的“王天和盐号”遍及仁怀各地,王氏家族进入鼎盛时期 。王立夫是独子 , 王用兵去世后,自然由他继承家业 。
扩展资料
王家先人,骈首砥足,实践着一套独特的酿酒工艺 。其经典的工艺过程,至今仍为茅台著名酒厂沿用 。今天的王家窖藏酒,就是原始的、古老的传统工艺的完整再现 。
王家窖藏酒采用的“季节性生产”、“高温酿造”、“长期陈酿”与“精心勾兑”,即是根本区别于其他白酒酿造工艺的显著标志 。
一般白酒酿造 , 一年四季都可以投料生产,只需经过一两次,至多四、五次发酵蒸馏取酒 , 便完成一个生产周期 。而王家窖藏酒酿造,则是顺应天地感应,随季节变化的自然规律来进行 。
一年一个生产周期 , “端午踩曲,重阳下沙投料” 。同一批原料,要历经八次摊凉及加曲堆积发酵、九次蒸煮、七次取酒的复杂生产过程 。
茅台创始人有三位赖永初,王立夫,华联辉 。其中王立夫的祖父王振发于清道光年间,在茅台创办著名商号天河岩号经营盐业 。王振发由于商业往来需要用酒宴请客商或送礼,在茅台村黑青子创办了天和号烧房,酿造当地人称的茅台烧宴请关山和行商坐贾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