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老娘去世 , 作为家里的老大 , 为了照顾老爷子 , 建国两口子便跟父亲住在一起 。 建设和小丽每次来看老爷子 , 都像是粘糖堆儿 , 点卯就走 。 这次老爷子病得这么重 , 他们仍是老样子 , 蜻蜓点水 。 他越想心里越不平衡 ,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 他反躬自问 , 自己床前尽孝图什么啊?
正这样想着 , 父亲醒了 。 像往常一样 , 父亲又问起建设和小丽 , 并说想他们了 。 建国听了心生怨气 , 便没好气儿地对父亲说:“他们都不管您 , 您还老惦记他们干什么?”
“老大啊 , 我这有一天、没一天的 , 能不想他们吗?再有 , 你们哥儿仨要是凑齐了 , 我也想把后事儿交代一下 。 ”
“您有啥想法就和我说 , 我帮您传达 。 ”
“将来我走了 , 那200万元存款 , 你们哥儿仨平分;我的那房子 , 你和老二分 。 你妹妹是嫁出去的人 , 就没她的份儿了 。 ”
建国听了父亲的话 , 觉得老人偏心:“为什么啊?老二平时不管您 , 还什么都有他一份儿 。 我们两口子伺候您这么多年 , 一点儿多余的光都没沾上 , 这不公平啊 。 ”
父亲见建国说出如此无情的话 , 气得浑身发抖 , 半天说不出话来 。 最后 , 他喃喃地说了句:“老大啊 , 你这当大哥的真让我失望啊!”说完 , 便再次陷入昏迷 。 父亲病情恶化 , 媳妇儿问是怎么个情况?建国便把事情讲了一遍 。 媳妇儿听了 , 也责怪老爷子偏心 , 并对此耿耿于怀 。 她想出一个主意 , 让建国按照老爷子的口气 , 写了一份假遗嘱:父亲的存款 , 由建国、建设平分 , 房子留给长期照顾他的大哥建国 。
事已至此 , 一贯老实巴交的建国 , 又有点儿犹豫:“这样合适吗?”媳妇儿看到丈夫这副熊样 , 安慰他说:“咱们该尽的义务都尽了 , 是老爷子和那哥儿俩对不起咱 , 也只能这样做了 。 ”
听了这话 , 于心不忍的建国 , 算是得到一点安慰 。 他心想 , 自己的儿子已到结婚年龄 , 用老爷子的房子作为婚房 , 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 建国借在医院看护父亲之际 , 将昏迷不醒的老人的手印 , 按在了自己写的遗嘱上 。 从此 , 老爷子再也没有醒过来……
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儿 , 建设和从美国赶回来的小丽 , 一起问建国:“大哥 , 父亲临终前有什么交代吗?”建国便拿出遗嘱递给他们 。 小丽一看就撺儿了:“凭什么没我的份儿?”
“遗嘱就是这么写的 , 我有什么办法?”
建设在一旁表态说:“大哥 , 这样不合适 。 ”
“咱爸的财产就该三个人均分 。 ”小丽强调 。
建设随声附和:“我看可以 。 ”
小丽和建设一唱一和 , 坐在一旁察言观色的建国媳妇儿 , 觉察势头不好 , 琢磨拙嘴笨腮的建国肯定不是对手 , 便以大嫂的身份数落起建设和小丽:“你们现在争这争那 , 平时都干什么去了?分遗产时你们倒来了!”
那哥儿俩也不含糊:“继承遗产是我们的权利 。 ”“你们有权利 , 你们尽义务了吗?”建国怒怼道 。
见丈夫为自己帮腔 , 媳妇儿更不怕闹翻了:“小丽 , 你女儿出国的钱 , 是不是老爷子给出的 , 为什么不平分呀?”这一问 , 还真把这姑奶奶给问住了 。
确实有这回事儿 。 按说小丽家境不错 , 丈夫是大学教授 , 她出国前 , 曾是一家外资企业拿年薪的白领 。 可听说外孙女出国留学 , 女儿去陪读 , 老爷子便私下给了小丽80万元 。
建设见小丽被哥嫂问住了 , 作为厅级干部的他 , 本来对遗产的事儿就有一搭、没一搭 , 属于“有枣没枣打三竿子” 。 为此 , 他打起了官腔:“大哥 , 要不让法院给判一下 , 判多少是多少 , 省得矫情 。 ”这看似一般的套话 , 却起到了软硬兼施的作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本文转自:大连日报记录生活瞬间 一切似乎都刚刚开始
- 星座|超级贴心,在细节里爱着你的星座
- 月薪|月薪8000,敢加班不敢休假
- 崔西|一封坦白信
- 星座|超级贴心,在细节里爱着你的星座!
- 白岩松|中年以后最好的养生:断舍离
- 分手|他只会在外人面前假装爱我
- 本文转自:生活报从出生起就和奶奶相依为命13岁小航 农活家务样样行实习生 王玉影 见习记...|13岁小航 农活家务样样行
-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上海人看南通大都市圈 越走越近沪苏通铁路建成后 大都市圈 越走越近
-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乡村记忆不应该被遗忘。|从村庄口述史到“黄河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