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陕西日报乡村记忆不应该被遗忘。|从村庄口述史到“黄河照相馆”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乡村记忆不应该被遗忘 。 佳县朱家坬镇泥河沟村 , 一个黄河岸边的偏僻小村庄 , 在文字还原、影像呈现中探寻那些曾经被遗忘的往事 , 并将其转化成把人、情、根留住的集体记忆 , 激活群落凝聚和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村庄口述史到“黄河照相馆”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乡村记忆不应该被遗忘。|从村庄口述史到“黄河照相馆”】七月十二日 , 学生们入户拍摄专题片 , 向村民了解村子历史 。 本报通讯员王洪喆摄
文章图片
7月18日 , 村民们收到了期待已久的照片 。 本报通讯员刘颖摄
文章图片
7月下旬 , 一位老人在有着1400年树龄的枣树下向游客讲述泥河沟村的故事 。 本报采访人员张乐佳摄
本报采访人员张乐佳
“来看这儿 , 笑一下 。 ”年轻的北京摄影师说着刚学来的佳县方言 , 努力活跃气氛 。
初次面对镜头的老人本有些不好意思 , 但经这一逗 , 忍不住露出憨厚的笑容 , 摄影师立刻捕捉了这个瞬间 。
这是发生在佳县泥河沟村“黄河照相馆”里的一幕 。 2014年至今 , 泥河沟村 , 这个位于陕北的偏僻小村庄 , 被文化学者和媒体聚光灯选中 , 作为一个中国乡土记忆的保存范本被推向大众视野 。 影像留念、文字记录 , 外界用多种方式帮助这个乡村留住珍贵的记忆 。 如今 , 泥河沟村村民也参与到这种文化保护中来 , 努力讲好属于他们的新故事 。
给村民留下纪念为村庄记录历史
村民们发自内心的笑容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 “黄河照相馆”的故事很快登上热搜 , 在互联网上刮起一阵“小旋风” 。
“‘黄河照相馆’开张啦!大家都来村委会拍照留念 。 ”村口的喇叭喊了起来 。
今年7月中旬 , 黄河岸边 , 泥河沟村一片绿意 。 在这个被誉为“天下红枣第一村”的村子里 , 有棵1400年树龄的枣树 , 这个“活化石”迎来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佳县实践团的学生 , 他们在村口办起了一家照相馆 。
寂静的山村热闹起来了 , 村民们纷纷赶来 。 为了让照片更生动好看 , 有人挎上一篮子新鲜红枣 , 有人手握锄头、拿着汗巾 , 还有人抱来自家的黑色小狗 。 闪光灯下 , 一张张满是笑容的沧桑脸庞 , 有着像陕北大地一样的颜色和肌理 。
“这种真实的状态 , 正是我们想用影像定格的属于劳动者的美丽 。 ”担任摄影师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梁沁说 。
为村庄留下照片 , 整理口述历史材料 , 保存乡村记忆是学生们此行的目的 。 这项工作最早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届硕士毕业生赵坤发起 , 2021年底 , 他来到泥河沟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
“以口述史、拍肖像照的方式恢复乡村记忆 , 是用我熟悉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将基层资源整合起来的第一步 。 ”赵坤说 , “希望能够达到吸引同行者回归乡村、建设乡村 , 从而让更多村民受益的目的 。 ”
村民们发自内心的笑容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 “黄河照相馆”的故事很快登上热搜 , 在互联网上刮起一阵“小旋风” 。 有网友评论:“太有意义了!给村民留下纪念 , 还能记录村庄的历史 。 ”
这也让“如何留住乡村记忆”“如何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等话题再度进入大众视野 。
这并不是泥河沟村第一次被记录 。 2014年4月 , 陕西佳县古枣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同年11月 , 泥河沟村被纳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 成为古枣园旁重要的人文印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用真诚孝心谱写超越血缘的爱
- 本文转自:今晚报互动问答想办事 想办事,要不要“找熟人”
- 桃花|哪些人情路坎坷?关于桃花的深度分析!
- 恋爱|这才是男人恋爱后的真实想法
- 塔罗牌占卜|塔罗占卜:你喜欢的人有多在乎你!
-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壮家孝子辞工返乡侍母八载“有她才有我 “有她才有我,我要养她老”
- 里希·苏纳克|苏纳克与妻子牵狗亮相唐宁街,首相看42岁富豪妻子眼神宠溺
- 公众号|10月复盘|10篇文章,4本书,31次日复盘
- 李靖|【散文】儿是风筝,你是线‖李靖
- 饭局|文艺漫谈|为了告别的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