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几月几日,中秋节是几月几日?( 三 )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 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 , 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
扩展资料: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祭月,历史久远 , 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 。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 。
“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
据记载 , 在汉代时,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 。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晋时期中秋节在我国北方地区还不很流行 。
中秋节是几月几日2
中秋节的传说(一):
远古时期,后羿射日立功西王母赏赐仙药 。八月十五后羿带众人打猎 , 其弟子西蒙前去其家盗药,后羿妻子嫦娥为保护仙药,遂将其吞下 。吃下仙药的嫦娥,不受控制的飞上天去,迟来的后羿只见到将要消失的嫦娥 。后认为纪念善良的嫦娥,遂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意为:全家团圆的日子 。期望有一天后羿与嫦娥能够团圆 。
中秋节的传说(二):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 , 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 , 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
中秋节的传说(三):
中秋节的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 , 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 。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 , 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 。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那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 。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 , 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 。
中秋节的传说(四):
【中秋节是几月几日,中秋节是几月几日?】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 。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 , 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 , 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 , 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