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漾伴成长 《常书鸿自传》:真正厉害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 二 )
19岁那年 , 常书鸿从工业学校毕业 , 可以留校工作 。 此时 , 在常书鸿心里 , 对人生已经有新了规划 , 他渴望远赴巴黎 , 学习绘画艺术 。
只不过 , 家庭条件太差 , 只能先留在国内 , 做一些与绘画相关的纺织工作 , 想办法自己攒钱去法国留学 。
人这一生 , 有很多种选择 。
有人选择了收益最高的事 , 有人则选择了自己内心深处最热爱的事 。
然而 , 一切能够长期坚持的事 , 都源于发自内心的热爱 。
对绘画的热爱 , 让常书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 都不忘初心 , 为之努力 。
02法国十年 , 认清自己 , 结缘敦煌1927年 , 常书鸿23岁的常书鸿终于踏上了求学法国的轮船 。
这一路 , 并不容易 。 一个月的航行 , 为了解决初到法国的经济困难 , 他在船上找了打杂的工作 , 洗碗、洗菜等工作 , 都由他一个人负责 , 住在最透不过气的舱底 。
无论条件多么艰苦 , 心系绘画艺术的常书鸿觉得 , 一切都是值得的 。
到达法国后 , 在老乡的帮助下 , 常书鸿租到一间阁楼 , 需要弯腰进门 , 走到窗前才能直起身子 。
就这样 , 常书鸿开启了为期10年的法国巴黎绘画学习生涯 。
车尔尼雪夫斯基:“只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 , 而毅力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 , 坚决采取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 。 ”
在这10年中 , 常书鸿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对绘画艺术的热爱 , 拿到了许多奖项 , 得到了徐悲鸿等知名画家的赞赏 , 也开了自己的绘画展 , 并取妻生女 。
随着对法国艺术文化的逐渐深入了解 , 常书鸿开始思考与反思 , 他一方面厌恶法国文学艺术上形式主义的没落和颓废 , 另一方面 , 对于学院派一些陈陈相因的绘画理论感到失望 。
他开始怀疑 , 这10年的法国之行 , 是否值得 。 后来 , 得到当时知名的大家指点 , 加是国内政局动荡 , 他决定回国报效祖国 。
在回国前 , 他沿着在法国10年的路 , 一点点回看 , 一点点思考 , 无意间 , 在一个摊贩前 , 看到了一本书叫《敦煌石窟图录》的小册子 , 恍然大悟 , 仿佛打开了他绘画艺术的新大门 , 意识到 , 原来祖国的绘画艺术如此精妙绝伦 。
这个小经历 , 也正是常书鸿与敦煌连接的第一座桥梁 。 那时起 , 常书鸿便决定 , 为敦煌而生 , 守护敦煌 。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
虽然常书鸿觉得 , 在巴黎的10年 , 对巴黎艺坛越来越迷茫和不满 , 但是 , 若没有这10年来 , 艺术的洗礼与熏陶 , 他也是很难真正理解中国的文化与绘画艺术 。
没有对比 , 就没有伤害 。
世界上 , 最好走的路 , 就是一步一步走下来的路 。
正是中西绘画艺术的对比 , 从更深层次地激起常书鸿回到祖国 , 投身敦煌的决心 。
03回归祖国 , 守护敦煌 , 终身不悔1936年 , 常书鸿回国了 。
可是 , 此时的国家 , 正是外强侵略 , 内部动乱的年月 , 常书鸿想去敦煌的愿望 , 不得不被搁置 。
直到1942年 , 常书鸿才有了正式去敦煌的机会 , 当机会找上门 , 他想都没想 , 满口答应了 。
要知道 , 当时国民政府的态度 , 并不是真心想保护敦煌文化 , 派一个人去 , 也不过是应付差事 。
所以 , 是要钱没钱 , 要人没人 , 这一切 , 都是常书鸿一个人解决的 。
他动用自己的关系 , 搭起班子 , 又开了个人画展 , 筹集资金 , 最终才有了守护敦煌的启动 。
1943年2月 , 常书鸿和一行6人 , 穿得北方的老羊皮大衣 , 坐着破旧的敞篷卡车 , 从兰州出发 , 开启了守护敦煌之旅 。
由于硬件装备太差 , 原来半个月的路程 , 却走了1个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开端》众生皆苦!除了小人物让人破防,还隐藏着什么样的思考?
- 姐妹花|电视剧《女人万岁》杀青,殷桃、刘以豪等领衔主演
- 《今生有你》:谈静老公闹事,儿子生病,她能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 《今生有你》40多岁被离职的老赵:他的话,揭开职场人的隐痛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西京|《镜·双城》西京云沫:此生与君相爱,不负空桑,更不负这份深情
- 葛薇龙|三刷《第一炉香》:明知道乔琪不爱自己,葛薇龙为何还要嫁给他?原因有三
- 再回首 《再回首》发现平平淡淡才是真!
- 李莫愁 《神雕侠侣》:到死仍是处女的李莫愁,她拿得起,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