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和应用将对全世界开放,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免费服务,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卫星导航系统间的兼容与互操作,推动卫星导航技术与产业的发展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北斗全面建成,将开启多大市场?2020年,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建成开通,标志着我国北斗系统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北斗事业进入到全球服务新时代 。相应地,我国北斗产业总产值呈逐年增长态势 , 到2020年产值已经增长至4000余亿元,重要增长点在于产业链下游运营应用,以及京津冀等地区的产业快速发展 。未来,随着北斗规模化应用的全面推动 , 北斗产业产值预计将继续增长 。
北斗产业相关公司:海格通信(002465)、北斗星通(002151)、合众思壮(002383)、华测导航(300627)、华力创通(300045)、中海达(300177)、中国卫星(600118)、振芯科技(300101)等
本文核心数据:北斗卫星发射数量、北斗产业产值规模、北斗产业产值分布等
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建设完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 。
自2000年开始,我国开始发射北斗卫星;到2018年,北斗进入密集发射阶段,北斗全产业链便逐渐完备,实现全方位地推进和快速发展 。2020年7月31号,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全球组网完成,正式开启全球服务时代 。除去4颗实验卫星,北斗体系全程共计发射55颗北斗卫星 。
北斗产业应声崛起
北斗系统的建成逐渐催生了北斗产业的形成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是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军事、民用、科技等方面形成的庞大产业链,是我国未来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 。
北斗产业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 包括:上游的天线、芯片、板卡、GIS、地图、模拟源等配套齐全;中游的手持型、车载型、船载型、指挥型以及结合各行业具体应用的综合型终端,品类已初具规模;下游的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业已在数据采集、监测、监控、指挥调度和军事等各领域 。
从我国北斗产业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披露数据,2014-2020年我国北斗产业产值规模不断快速增长,2020年我国北斗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人民币 , 较2019年增长约16.9% 。
产业下游产值增长迅速
【中国自主建设的北斗系统全面建成是哪一年,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是什么时候开始建设的】从北斗产业的各产业链的产值占比来看,2014-2020年最明显的变化便是北斗产业下游运营服务的产值占比增长很快,中游终端设备和集成系统的产值占比则减少明显 。2020年我国北斗产业链中上游产值占比约为9.52%、中游产值占比约为43.88%、下游产值占比约为46.60% 。
京津冀地区成产业规模最大地区
从2020年北斗产业产值的区域分布来看,2020年京津冀地区的北斗产业产值占比最大,达到866亿元,占比为21.47%;其次是珠三角地区,北斗产业产值约为821亿元,占比20.36%;长三角地区产值位列第三,占比为13.81% 。
北斗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自2020年北斗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开始 , 北斗便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和重要保障以及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信息资源 。未来北斗将全面服务国防、外交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 。根据《2021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介绍,未来北斗产业将围绕建设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更加安全的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着力推进体系化融合创新,实现PNT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移动网、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 , 将当前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生态体系极大拓展,形成更大的产值规模是产业发展的未来总路线 。预计到2026年,我国北斗产业的产值规模将增长到6700亿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专营店是什么意思,中国移动专营店是什么意思
- 中国薰衣草种植基地在哪个县,我国最大的几个薰衣草种植区在哪里?
- 2023年8月15日行船黄道吉日 2023年8月15日行船行吗
- 在我国历史上城池的建设最早始于,建设城池,最早始于?
- 黄金手表都哪里是金的,中国黄金足金手表是哪里生产的?
- 中国批准的7种益生菌,国内认可的益生菌、乳酸菌有哪几种菌株?
- 中国传统图案纹样及寓意,中国传统图案纹样及寓意是什么?
- 公元前后的划分,中国古代的公元前和公元后是按照什么划分的?
- 邮政包裹丢失赔偿7倍还是3倍,中国邮政快递丢失如何赔偿标准
- 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叫什么,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叫什么名字?